何曉堾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軍,應積極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善于與學生溝通,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文章旨在通過分析思想政治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藝術,不斷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輔導員;溝通藝術
交際是一門語言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通道。高校輔導員在與學生交流時,應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技巧,充分尊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高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使得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在大學生的思想和認識正在以多元化的方式發展,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正因為如此,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開始出現職業倦怠的狀況,給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一、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現狀分析
(一)情感冷淡
疏遠一詞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師生雙方在空間上保持適當距離是必要的,但距離太遠,就無法達到通信的效果。有些教師害怕與學生太親近,會削弱自己的權威,從而只是命令學生完成任務和工作,忽視學生的內在需要,忽視了人文教育,要求學生的只是盲目遵從學校的規章制度、執行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其非智力因素與情感教育,導致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愈加疏遠,不利于溝通。
(二)認知上存在偏差
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思想政治輔導員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譏諷”、“冤枉”的消極現象。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滿,導致師生關系僵化;二是學生在接受長期負評后,表現出與消極的評價一致的行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一些輔導員以自己的主觀看待學生,甚至戴有色眼鏡和學生與學生交流,逐漸疏遠了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三)溝通方式不恰當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具有獨立判斷意識和高知識水平的學生,他們有強烈的自尊、積極的思想、主觀的見解、個性和自我意識。學生在大環境下適應新環境或面對各種心理問題是必然的,有些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沒有注意到學生的自尊,不分領域地教育學生,甚至言辭過激,這對學生的自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四)知識的局限性
輔導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生如何思考,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只依賴他們自己的原始知識庫,并不具備與學生溝通的經驗和經驗,在工作中沒有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和相應的溝通技巧,導致學生的溝通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實現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措施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來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提高溝通能力,加強溝通技能訓練,有效引導大學生的教育和情感敏感,培養學生成才。
(一)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要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
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師生平等,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尊嚴免受傷害。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對等的位置上,,如果教師和教師以非常高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只會導致學生產生反感的負面情緒,這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只有當我們真誠對待學生誠實和尊重時,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心扉,說出他們的想法。學生的情感非常敏感,教師要謹慎引導、傾聽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以教師的人格魅力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從而通過思想教育來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
(二)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需要創立良好的氛圍
交際是一門藝術,是綜合語言元素、身體元素和表達元素的產物。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有效溝通需要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恩格斯曾經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優越的表現的”,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要靈活運用語言技巧,用幽默語言化解尷尬和緊張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與老師交流。同時,輔導員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也是調節交際氣氛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以溫和的方式和語氣與學生交流,并學會給學生以微笑鼓勵他們,微笑是一劑良藥,老師的微笑就像一縷陽光,給學生帶來溫暖,是營造良好溝通氛圍的重要條件。
(三)溝通要真誠 學會耐心傾聽
高校輔導員在與學生溝通時,要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真誠地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學生深入溝通。教師要學會耐心傾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認可,才能與老師分享內心世界。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與學生的有效溝通,能夠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是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傾聽學生的煩惱,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壓力,使學生感到理解和關心,進而開展積極的心理健康指導。教師通過耐心傾聽,不僅可以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而且可以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
(四)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需要循循善誘 掌握技巧發問
高校思政輔導員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循循善誘,以引導為主,并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對學生積極發問,通過發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輔導員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要十分注重這一原則。溝通不是一味地說教,輔導員老師要時刻以學生為中心,用老師的輔助教育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輔導員老師在對學生發問時,語言一定要溫和,要注意措辭,要讓學生產生認同感,愿意與老師交流,這樣才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五)貫徹積極創新精神
輔導員要從被動角色轉變為主動角色,提高創新水平。思想政治輔導員需要完成上級的安排和任務,大部分工作缺乏創造性和獨立性,只有盲目工作。在學習型社會和組織中,思想政治輔導員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工作成績,運用創新精神,根據社會變化豐富工作內容,基于過去的經驗,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及時總結工作經驗,為創新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六)踐行終身學習理念
隨著學習型社會的來臨,思政輔導員應該提高專業水平及時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焙養創新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典范。學校作為大型的學習團體應該為學生傳授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在工作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規劃和學習機制的制定使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得到提高。在學習型組織中岸生和教師出于相互信任和平等的關系在組織中應該重視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思政輔導員應該作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在工作之中對活動進行計劃互相學習通過匯談等方式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對經驗進行總結學習心得工作思路和看法使用自由的形式進行交流和溝通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保證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親密關系。
綜上所述,數字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正在迅速改變,在這個時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生活價值觀的變化將更加突出,表明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工作將變得更加復雜。但交流本身并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教師在掌握了溝通技巧和藝術之后,可以選擇最適合時代和個性變化的交際策略,增強交際效果,進而完成思想政治輔導員的任務。
【參考文獻】
[1]仇曉濤.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1):52.
[2]李福濤.大學思政輔導員職業倦怠原因和有效干預[J].社科縱橫,2016,31(10):161-163.
[3]陶佳玲.淺析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技巧[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8):44-45.
[4]亓學梅.高校思政輔導員應具備的溝通技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