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愛俠
摘 要:初中美術課堂要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此,教師要大力營造活力的課堂,以真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美術;活力課堂;打造策略
在初中階段,美術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什么呢?對于這一問題,筆者的答案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參與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特別是能夠在學生的內心里面,產生一種傾向性的心理需求——快樂的接受。為此,課堂上,教師應該靈活地創設一定的條件。這樣,學生才能夠快樂而又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那么,對于初中美術教學而言,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對美術學科有一定的好感,進而打造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呢?
一、活動催發,增加課堂趣味
對于像美術一類的學科,由于其客觀屬性,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多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教師教得輕松,學生更會學得開心快樂。很多成功的課例,往往都是因為適量的有趣活動,才使得課堂不再沉悶。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是自由的,他們的身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學生有了這樣的精氣神,顯然對于打造靈動的課堂幫助很大。
在教學《居室的色彩搭配》這一課時,在導入環節,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對前面已學內容——《布置理想的家居》的設計作品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活動,自然地引出了居室設計中色彩設計的重要意義所在。之后,筆者播放課件,主要是呈現不同風格的家居設計。這樣做,就可以將毫無章法的與和諧的色彩設計效果放在一起比較,這樣學生看后就容易對此產生注意。
當然,在活動進行當中,教師要適當地進行提問,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這樣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路,如同給他們一把學習的鑰匙。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設計一些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就這一課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問題:有兩間室內布局相同的居室,怎樣做可以讓人感覺其大小不一樣呢?說出來讓大家共享。這樣的設計,就能夠讓課堂充滿快樂氣息,讓學生學得輕松自在。
二、注重激勵,增強學習動機
生活中,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樹立自信。可以說,很多時候,只要我們有了自信,事情就能做得更好。這放在學生身上,亦是如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自信心是一名優秀學生的優良品質之一。從這一方面來講,筆者認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擁有自信。這樣,隨著學生自信心的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也就能夠得到不斷增強。
下面,筆者還以教學上文所提到的內容為例展開具體說明。在引導學生討論各自對于不同空間色彩搭配的感受時,教師不能做過多的干預。這時候,教師要盡力做好的,是要對學生的活動有一個合理的預判。這就是現在的學生的審美觀(也可以說是審美情趣),和傳統的風格已經大不一樣了。這樣,在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激烈的情形。對于這種沖突比較明顯的特點,教師絕不可以選邊站隊,要給他們充分闡明自己觀點的時間。這樣做,很顯然可以有效地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收獲自信。
三、加強合作,培養協作精神
一般來說,課堂少不了活動這一環節。特別是在面對一些教學難點的時候,教師就要和學生展開深層次的互動。而這種互動需要搭建一定的平臺。為此,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定的活動。相信,這樣的效果一定會比一般的做法要好得多。實踐證明,在合作開展活動的時候,大多學生都能夠從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自然,在這樣的活動當中,他們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夠得以提升。
在教學《柜架陳設的藝術》這一課時,教師要先有一個預見。這就是可能會出現課堂上制作時間不足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采取三四個人一組的辦法,讓他們分工合作,完成設計制作。這里舉個例子:先集中策劃方案,然后畫出草圖,標出尺寸。這些完成后就可以分組了。這樣,每個小組的成員各司其職,一人做柜架,一人做小擺飾……之后,按照之前所畫的草圖,往柜架上裝飾。這樣,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作業就可以順利完成了。從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同時,這樣做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因此,教學中我們不妨多試試。
四、大膽放手,提升實踐能力
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特別是像美術這樣的學科,如果沒有教師的到位指導,學生很難悟得其中的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忽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就是讓美術大師來講,效果也不會怎么樣。事實上,只要我們細細研讀最新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就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發現、很多啟示。其中有一點給筆者的啟示很深刻,這就是我們要更多地利用一些自然的材料進行課堂教學。
在教學《美化生活的裝飾布》這一課時,筆者就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展開教學。從課堂學生的反映來看,他們的情緒是飽滿的。這從很多學生想方設法采用各種材料做自己想做的東西可以看出來。看到這些情形,作為教師,一定要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收獲滿足。
綜上所述,要想打造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就需要我們激發起學生的能動性。為此,我們要給他們搭建表現自我的舞臺。這樣才能讓學生收獲自信,品嘗到學習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任洲儀.細節決定成敗[J].實踐新課程,2009(12):60.
[2]朱元博.初中色彩改革之我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10B):6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