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國平
摘 要:課堂是實施數學教學的“主陣地”,同時也是決定數學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小學數學教學開始呈現出新的內容和特征。在此背景下,小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才能真正煥發數學課堂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教學方法;小學數學;生機;活力
針對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科屬性,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方法更加適合呢?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小學生的學情、課程知識結構特點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量體裁衣,因材施教,才能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學課堂,點燃學生對數學的情感火花,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深入感受數學的內在魅力,從而愛上數學學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在一定程度了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變革,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思想早已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根深蒂固,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教師“教”的主導地位,而相對忽略了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淪落為知識的“接納器”,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再加上,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教授時,為了提高班級學生的應試能力,仍舊把教學重點落在“重點知識”的灌輸上,忽略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節,這給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落千丈。小學數學教學逐步陷入困境,處于兩難境地。
二、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有效策略
(一)游戲教學,培養興趣
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要想讓每一位學生都好學、樂學,必須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小學生天真活潑、貪玩好動,他們對游戲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興趣。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生有了興味,就會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利用他們貪玩好動的心理,創設游戲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融入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對知識點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而誘發學習情感,培養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一課時,我就進行了游戲教學,用游戲方式引入課題:利用四張撲克牌和一些運算符號,玩24點游戲。出示:(1) 9 A 6 8 ; (2) 2 5 2 Q,點名讓學生上臺寫出算式,并讓學生分別說出這些字母所表示的數字。而學生通過參與到24點游戲中,也會快速發現撲克牌中字母的運用,并能逐步建立“在實際生活中字母可以表示某個特定的數”的思維模式,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
(二)生活教學,增強體驗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理論告訴我們的是生活與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的生活就是教育,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依存,教育不能夠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生活也不能夠離開教育。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我認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注重實行生活化教學,把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他們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點強烈的好奇心,進而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
例:在《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房子,制作了融入生活氣息的課件,在課件中小紅家買了一所新房子,并動態呈現出新房子的側面圖形,(提出問題:在房子的側面中,有哪些簡單的圖形?)開展小組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房子的側面是由哪些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教師巡堂指導。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問題,然后利用課件把側面圖形慢慢展開,讓學生對照自己所總結出來的結論。那么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出課題,告訴學生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組合圖形,并讓學生探究如下問題:小紅家打算在新房子的側面鋪上墻紙,他們至少要買多大面積的墻紙呢?(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討論、探究,并讓學生小組代表匯報探究成果)。
(三)分層教學,整體發展
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要立足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能在學習上得到相應程度的發展。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還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差異性,設計符合班級學生的認知階梯,使教學目標指向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實現整體發展。對于“學困生”,學習任務應以形象記憶性內容為主,保證他們“吃得了”;對于中等生,則以抽象理解性內容為主,使他們“吃得好”;而對于知識水平較好的優等生,學習任務則應以知識擴展性內容為主,讓他們能夠“吃得飽”。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梯度化的分層目標指導下,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使學生和教學兩者之間處于一種動態協調的狀態之中。
三、結語
實踐證明,一堂能煥發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才能呈現數學的精彩,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才會讓學生體驗到蘊含在數學中的趣味性和魅力。因此,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出發點,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更好地接受知識的澆灌。
參考文獻:
[1]張彬杰.關于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究[J].新課程(上),2014(6).
[2]張淑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造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