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反思與探討單元整體教學突出的優勢,通過課堂實例分析,使得一線教師能夠在兼顧學生接受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優化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課標”提倡的理念和新教材的利用發揮到極致。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學效率
新教材一亮相,給我們一線教師最大的感觸就是內容之豐富,教材容量之大,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教師如果每一個內容都不放過,一個單元需要的課時數往往超過實際的課時數,老師感覺教不扎實,學生感覺學不扎實,往往容易顧此失彼,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研究價值和意義
本文旨在根據“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研究和探討教學目標與內容的整體設計、教學策略與過程的整體設計、教學激勵評價的整體設計,以期進一步充分、深入解讀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主旨,最大限度地開發新教材的使用價值,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效率。它可以為解決目前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起到以下作用:(1)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讓新版教材發揮應有的價值。(2)通過單元整體教學,教師將真正成為教材的主導者和開發者,更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與感悟,適時滲透德育。(3)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異國文化,開闊視野,提升人文素養,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課例實踐和分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需要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有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因此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能夠針對單元教學內容,整體組織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方法,整體安排教學活動,整體設計單元實踐作業,以實現教學目標,使有限的課時產生多倍的效益,促進學生知識的記憶、保持和提取,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教學策略與過程的整體設計
(1)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可以針對“對話教學”“詞匯教學”“故事教學”等不同課型,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對話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設置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和任務,通過聽說法導入主要功能句型,再從整體上感知對話,把握相關話題,最后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的單詞和功能句型談論相關話題,從而實現語言知識到語用的過渡。
(2)合理的單元教學設計
教師要首先確定整個單元的目標,然后根據主題設定每個課時的目標,再細化為若干活動。各課時緊密聯系,又各有側重。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前,老師必須吃透教材,通過文本再構,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活動。
如PEP小學英語四年級第四單元中,需要掌握食物單詞和重點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Id like...在第一課時,我將詞匯融入Listen and enjoy,讓學生在兒歌中掌握詞匯,并用Id like...描述自己喜愛的食物。第二課時著重于教學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Id like...并用問答來復習上節課所學的詞匯。第三課時將Look and read設計成閱讀練習,整合前兩課時內容。第四課時進行復習,完成語音學習,將Read a story設計成聽力練習。
【反思】教師只有在課前吃透教材,才能對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心中有數,從而根據單元整體目標設計各分課時的活動,在各分課時中逐步完成單元教學目標,達到最后的統一與完整。要注意的是活動設計要適合學生,也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
2.教學激勵評價的整體設計
(1)注重單元作業的個體與整體評價
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同時,也不可忽視整體與個體的和諧統一,兩者缺一不可。學生個體的發展也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發展,尤其是學生的作業,該如何將整體教學與作業評價結合起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在單元主題的引領下,通過動手實踐創作與主題相符的作業。例如,在學完PEP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的主題內容后,可以設計一次關于節日主題的英語手抄報作業,學生既可以全面了解更多國內外節日,并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加強查詢資料、英語書寫能力,同時要重視對學生個體和整體全方面能力的評價。
【反思】在小報的制作過程中,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被激發出來,盡管英語成績不那么理想的學生,也都愿意積極參與其中,因為最后的評價并不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看在這個過程中資料搜索、板塊編排、設計、上色以及英語書寫,老師既可以對學生個體單張小報進行評價,也可以在班內進行整體評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注重課內外活動表現的整體評價
整體單元教學的實施,決定了課堂不只限于課堂內,可以根據主題內容,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根據學生課堂內外的表現給予整體評價,不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定乾坤。在學完PEP四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后,給學生欣賞并學習了Little Red Cap的故事,并請不同程度的學生扮演難易程度不同的角色,分組演繹了該故事。
【反思】在課內外的學習中,學生既拓展了知識,學習了延伸用語,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各個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行表演,這無疑使他們增加了自信心,更得到了鍛煉,使班級學習英語的氛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整體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孫曉慧.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