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
【摘要】:工科專業大多屬于應用型專業,學生部分去進行創業,大學期間創業教育對于這些學生有直接影響,創業教育開展的情況關系到專業創業工作的成效。本文從高校自身角度出發,提出通過開展創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創業激情,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
【關鍵詞】:創業教育 創業能力 路徑選擇
一、背景
在高校擴招的背景下,中國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呈不斷上升趨勢。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相比2017年770萬畢業生增加25萬人次,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推算2018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10萬,而2018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820萬。
目前,根據往屆畢業生擇業數據看,我院工科類畢業生仍然扎堆財務、人力、職教老師和企業高級管理等看上去“輕松”且“高大上”的職位,而忽視了不斷增加的銷售類、企業一線的崗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對這類職位的誤解,認為此類職位門檻低、工資低;二是對自己本身的專業不了解,對專業的發展前景缺乏了解。
本科畢業班中機械專業就業率相對較低,其他本科專業的就業率均達到95%職教專科、高職類專業就業率相對較高。
從本科就業狀況看,形勢不容樂觀。工學工業設計、機械和交運專業,受金融危機、專業畢業生數量增多等因素影響就業率較前年明顯下滑。從2017屆本科專業的就業情況看,2018屆也將面臨企業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本科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目標定位為去企業是較為現實的考慮,若是大學期間已有準備的同學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
二、創業教育探索
(一)準備階段
我院在營造學院創業氛圍,開展學生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生入學時大力推行創業教育宣傳,大學期間職業生涯規劃課上巧做引導,各種創業比賽的精心指導,準備創業時政策指導和疑難解答。這些工作的及時開展,使得我院學生的創業激情不斷激發,創業能力不斷提升。
(二)執行階段
1、新生入學時大力推行創業教育宣傳。新生始業教育時,進行創業教育宣講會,邀請我院相關創業老師和創業成功的學生給新生做講座,大力宣傳創業,引導大家立足專業實際,開動大腦多搞發明創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發明專利市場化,為學生創業做好思想動員。
2、大學期間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引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我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已有多年,多年的積累使得學生對自己以后的職業規劃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在上課時通過適當的引導,使他們對創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部分有想法的同學就會開展相關創業的實踐積累經驗。
3、通過聘請校內校外的各種專家,對各個層面創業競賽的精心指導,使學生將自己課堂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創業實踐,實現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創業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創業的信念和決心。
4、在學生畢業時開始創業時,幫助他們解讀各種政策,盡量為學生創業提供便利,使他們順利的成長和發展。
(三)活動成果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引導與指導,部分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都對創業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加容易創業成功。
三、工科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路徑選擇
1、工科學生在創業的工程中要注意與自己的專業結合起來。
工科學生鮮明的專業特色,使得其創立的企業多半是技術型企業,是在學生掌握了相關技術,申請好專利之后進行的市場化推廣,從而獲得利潤。而工科學生自身課程較多,課業負擔較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與專業結合起來,那么很可能導致因創業而無法完成正常的學業,如果能與專業結合好,則能夠雙方面互補,及順利畢業,又成功創業。
2、工科學生創業時有相關專家指導更易成功。
工科學生在創業時,大多是依靠自己的技術入股,而對創業的其他方面缺乏專業的知識,例如管理和財務,所以更需要相關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幫其完善企業,更好地發展。
3、工科學生創業時要注意借力,使自己快速發展。
在當前形勢下,大部分高校和地方政府都對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收和提供經營場所,以利于他們企業的發展,這些優惠的政策對于剛剛創業的同學來講無疑是巨大的助力,工科學生在創業時也應借助這種助力來發展自己。
【參考文獻】
【1】徐小洲,李志永.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制度與政策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0
【2】何水龍,李慧,李雪梅.地方院校導師制創新創業教育探索[J].輕工科技,2016.9.
【3】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互換模擬教學與體驗式課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8).
【4】何克抗.論創客教育與創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