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曼曼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下,要求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提升,而是要更加側重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此來促進其的全面發展,將學科價值展現出來。至此,身為一名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與時代相接軌,應對相關的培養策略、手段加以探究,保障教學目標的達成,使教學效果得以進一步升華?;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279 - 02
前言:在初中階段的課程體系中,道德與法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在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完善學生人格等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想將學科價值全方位的展現出來,教師也應側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使學生在局限的課堂中收獲更多,使最終教學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在當前,以此為話題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
學生需要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積累,才能形成核心素養,成為適用于個人發展、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1]。而在核心素養中,主要包含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基礎等三個板塊,可以細分成實踐創新、責任擔當、健康生活、學會學習、科學精神、人文底蘊等素養。
而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將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巧妙的引入其中,不僅能增強學生在道德、情感上的一些能力,也能使其個人的能動性、主動性大大增強等,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素養、更好的滿足其的學習、生活需要,這對于促進學生的進步、發展,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效用。
2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2.1 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情景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學開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其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等[2]。至此,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也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來為學生創設出情景課堂,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使最終教學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解《體驗生活變化》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致力于情景課堂的構建,帶給學生一種人情入境的感覺,使其的學習體驗大大深化。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好教學課件,采用對比的方式,將生活變化前后的圖片展示出來,這種變化可以是交通上的、交流方式上的、家用電器上的等等,為課堂的開展做好準備;而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將課件播放出來,引導學生觀看;在播放完畢后,教師就可以借此提問:“除了課件中提到的變化,在你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有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變化了呢?”“你覺得是什么使生活發生了這么大的改變?”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探究,使其投入到知識學習中,使教學活動得以開展下去。在此模式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也能強化其的思維能力、思辨能力,這對于核心素養的提升,將產生著非常重大的效用。
2.2 發揮引導作用,強化自學能力。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也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加以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建立起正確的自學意識、強化自學能力等,是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關鍵所在。但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效用,巧妙的借助一些先進、創新的手段等,以此來增強課堂的感染力,使學生在局限的課堂中獲取更多[3]。
例如,在講解《參與志愿服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應積極地更新自身的觀念,思維,將微課這一資源引入進來,借此來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使其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使其的自學能力大大提升。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其轉換成微視頻,利用其短小精悍的特點,為學生詳細的介紹志愿服務的特征、含義、意義、條件、原則、途徑、實例等,讓學生在學習中一邊結合微視頻,一邊展開自學,以此強化其的自學意識,使其的核心素養大大提升。
2.3 豐富教學形式,深化學習體驗。在教學中,教師也應對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取到更多的新穎感、體會感,以在深化其學習體驗的同時,使其的核心素養大大提升。
例如,在講解《違法與犯罪》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開庭”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判官等,教師提供一些違法、犯罪案例,讓學生進行逐一分析。這樣的模式更加有利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知識、得到提升,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落到實處。
結論: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致力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是尤為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可以使教學模式、方式靈活多變,也能促使學生道德修養、個性品質的提升、完善,使其得到更加綜合、全面的發展,將學科價值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由于本人的能力、經驗有限,導致本文或多或少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希望在后續實踐中得到完善,將參考、借鑒效用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蘇小明.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解析[J].中華少年,2018( 29):119.
[2]姚金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基于主題學習結構元的教學設計[J].學苑教育,2018( 19):24.
[3]山東高密市立新中學沙建霞.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N].發展導報,2018 -09 -2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