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康
【摘 要】基于新課改的教學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已經有所提升。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選擇合理的教學手段,如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導學法的啟發性使其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氛圍空前活躍,但是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質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筆者在文章中對問題導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途徑展開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 問題導學 教學策略
地理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特點,但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上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能夠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地理知識學習的難度,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是需要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情況下,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
一、利用最新網絡熱點話題引出教學問題,提升學生興趣
網絡時代背景下,高中對于網絡信息的關注度較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應用網絡熱點話題引出教學內容,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設良好開端。比如,學生比較關注近期熱播的《羋月傳》,劇中有很多關于地域、疆界的內容,如秦國與楚國交戰,占領漢中 秦國與魏國交戰,占河西之地。教師可以將這些信息融合到地理知識點之中,讓學生在了解歷史的同時,認識到我國地理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秦國屬于蠻荒之地,而楚國地理環境優越?兩個國家的地理特點有什么不同,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這樣,學生能夠在探究中掌握相關地域的地勢特點、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以及地理環境的影響因素,如氣候、緯度等。
二、運用角色扮演引出教學問題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在表演中明確教師想要提出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工業區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服裝生產企業經理、化工企業經理、電力企業經理等,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角色選擇工業區位,建立工廠。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結合自身工廠的實際發展需求,對于區位選擇的要素進行明確,盡管學生的發言中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教師能夠順利引入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師的補充和糾正下,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教師主導點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提升學生的教學知識應用能力,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此時教師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梳理出相應的知識點,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從而更好地完成知識的構建。在該環節中,一是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并梳理歸納,二是要在學生歸納基礎上進行點撥,當然不能以教師的講授來代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探究。首先,在探究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如《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黃土高原為例》中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究,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展開探究后,可采用表格形式讓學生對自然因素中包括哪些(降水、地形、植被、土壤)和影響(水土流失)進行歸納。其次,教師要注重針對重難點進行點撥。如《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南水北調為例》教學中,學生更多看到的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優缺點,卻極容易忽視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在引導學生探究南水北調帶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后,也要就其對區域地理的影響進行精講補充,讓學生客觀認知南水北調工程。
四、合作中為學生提供自主分析問題的契機
結合教學實踐來看,如果提出問題后直接組織學生合作分析問題,很多學生在參與中總表現得較為被動,甚至有的學生和小組同伴無法進行交流,只能當“旁聽者”,這勢必會影響對問題的分析。而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之所以在合作中難以參與交流,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學生在分析問題前對教材和所涉及的知識點沒有了解。另外,在合作中不僅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也要注重讓學生把遇到的問題、疑問提出來。在課堂中,教師以情境引出問題后可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再組織學生交流。如在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時對于“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其實質是探究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該概念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提出問題后可讓學生先自己理解,再引導他們圍繞經濟、生態和社會三方面的持續發展展開交流。如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交流,有的學生提出“強調經濟增長的必要性”,此時有的學生就補充“不僅是重視經濟數量上的增長,更是追求質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這樣對問題的分析會更加全面。當然,限于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學生在問題分析中也會遇到諸多問題,此時就應鼓勵他們提出來,從小組內拓寬到小組間交流。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的教學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難以得到實現。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導學改變了教師壟斷教學過程的局面,極大地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主動探究問題導學的引導模式,利用教學情境、合作學習、綜合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婷婷.淺談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1(02):114-115.
[2]李素貞.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6,32(20):199-200.
[3]胡繼承.問題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37,10(04):245-246.
[4]陳后輝.問題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湖北社會科學,2014,61(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