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小學語文的拼音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發音,認字和閱讀,它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是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學好拼音,就能有扎實的基礎,以后學習其他的東西就更容易。傳統的拼音教學枯燥乏味,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就將探討如何優化拼音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拼音 教學優化
拼音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而如何讓剛入學的小學生學好拼音,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一方面小學生剛入學的時候自制力差,難以靜下心來學習,另一方面拼音的教學與其他相比,顯得枯燥無趣。但學好拼音對說好普通話和寫作閱讀等都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我們要幫助小學生學好拼音這類抽象的注音符號,想辦法優化拼音教學,讓學生喜歡上拼音,積極的學習。本人就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我是如何開展拼音教學的,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一、圖文結合,讓拼音教學直觀有趣
小學生對抽象的拼音掌握不牢,且容易弄混淆,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結合一些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把拼音跟圖片聯系起來,加深他們的印象,把拼音記對記牢。
比如說學習“e”的時候,可以找出一張鵝在水中游的圖片,這樣e的外形和讀音都跟鵝的倒影相似,學生在看到鵝的時候就知道e的寫法和發音,能夠記得更牢固。學習“y”的時候,可以找一張用晾撐衣桿晾衣服的照片,y的外形與撐衣桿相似,而發音與衣服的衣相同,這樣小學生就能記住y的寫法和讀音。
當然,并不是每個聲母和韻母都能找到與之形狀和發音相同的物品,這時候就需要編一些口訣來幫助小學生去學習拼音了。比如說在學習“g”的時候,g的發音與哥和鴿相同,但是外形上卻無法聯系在一起,那也可以找出鴿子的照片,編個口訣“像個9字ggg,哥哥愛養和平鴿”。這樣就可以利用口訣把g和圖片聯系起來,同時這樣的口訣念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也有一點樂趣。
學習韻母的時候,同樣可以利用圖片教學。比如學“ai”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張老奶奶買菜的圖片,我們可以編一個短句子“奶奶買菜苔”,在圖上面把句子和拼音都標注上“nai nai mai cai tai”這樣既學習了韻母,又帶領學生復習了聲母。同時還能讓學生知道,韻母相同,聲母不同,發音差別很大,這也是為什么拼音的首字母或者前兩個字母被稱之為聲母的原因。
二、借助兒歌,激發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拼音在書本上是抽象的字符,若只是拿著書本來講解,學生難免覺得枯燥,還會產生一種厭學心理,這樣是不利于我們教學的。帶圖片的教學能讓學生記住單個的聲母和韻母的發音,但是圖片沒有順序,也就不能把所有的聲母和韻母連起來復習。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兒歌,把所有的聲母和韻母連接起來。兒歌的好處在于,簡單易懂,小學生學唱很容易,而且也能激發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拼音的學習。
“嘴張大,就讀a,aaa;嘴一縮,就讀o,ooo;嘴巴扁扁就讀e,eee”。兒歌對學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借用別人編的兒歌,也可以自己編一些兒歌,來幫助小學生學好拼音,學好聲母和韻母的發音。現在關于學習拼音的兒歌有很多,我們可以在網上找一些兒歌視頻,自己學會之后教學生唱,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跟著視頻一起唱。如果是老師教學生唱兒歌,就需要老師有一定的親和力和表現力,學生親近老師,自然會跟著老師好好學唱兒歌,增加對拼音的學習興趣。若是直接用多媒體教學,在動畫和兒歌的雙重刺激下,學生對拼音的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
三、自主創新,活躍拼音教學氣氛
任何的學習,都需要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即便是剛入學的小學生,也要引導他們去思考,自主學習。之前所說的,無論是利用圖片教學還是利用兒歌教學,那都是老師在篩選鑒別,是老師在做教學功課。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思考,能讓思維變靈活,還能增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多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在拼音教學中,我們可以先給出幾張圖片進行教學,等學生熟悉之后,就問他們,能不能根據之前的教學,重新找幾件適合教學的事物。如果對發音還沒有完全掌握,只是找出跟聲母和韻母外形相似的物品也行。我們把聲母表和韻母表掛出來,表上的圖案可以作為例子讓學生知道思考方向。
在引導學生思考的時候,你會發現小學生的想象力真的天馬行空,“o”不再是雞叫喔,而且太陽、甜甜圈、棒棒糖等物品,“n”也可以是一個小板凳,一座橋、一扇門。即便是發音毫無相似,但外形卻有著關聯,這樣學生自己去思考過,印象就更加深刻。
四、開展活動、給予認可
小學生性格活潑開朗,在家希望得到家人的關注,在學校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也會為了得到的別人喜歡而積極表現。小學生喜歡跟幾個小伙伴一起玩,喜歡被人夸獎,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來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來學習拼音。學習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才能進行,也不一定非要老師講解,學習的模式有很多種,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的轉變教學模式。
活潑好動、愛表現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學生特別好動,難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強行要求他們安靜也沒有什么效果,不如就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去操場上進行活動。在集體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安排學生分享一些學習拼音的方法,或者當眾唱拼音兒歌,對于積極表現的學生都給予肯定和贊揚,讓學生得到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五、學以致用、把學習融入實踐中
語言來源于生活,最后又應用于生活,拼音也當如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常常會把生活中常用的字詞拿來教學拼音,在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讓學生去把拼音應用在生活中。可以讓學生練習拼出來常見的樹名,每個同學家鄉的地名以及班上每個同學的名字。這樣在一邊練習拼音的時候,也一邊加深同學之間的關系,讓班上的學生相處更加融洽。
學習不單單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我們要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學習拼音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方便交流,為了有一個好的基礎去學習語文后面的內容。小學生需要在課后做一些練習題鞏固一下所學的知識,那么我們在布置課后習題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作業的適用性,如,讓他們標注常用字詞的拼音,在交流的時候只能說普通話,提高交流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的拼音教學不能太過生硬死板,要讓小學生對拼音產生興趣,學好拼音就要優化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環境下學習,從而愛上學習,提高教學速率。此外,還要注意教學的靈活性,并不是每個班級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教學優化,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