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光
摘要:教學有效性作為教學的靈魂,關系到學生對科目的理解和正確認識,關系到教師的信心和教學熱情。提高教學有效性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改善當前教育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廣大教師都要為提高教學有效性尋找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有效性 教學方法
社會需求的變化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學好英語事關個人發展。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知識基本來自教師,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策略與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承擔著更加重大的責任,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前者事關基礎知識的積累,后者事關學生終身學習。基于此,本人根據自身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了以下一些觀點。
一、了解課程信息,豐富教學策略
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想要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首先要從自身出發,提高教師的個人教學素養。教師的個人水平和教學方法往往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及時了解課程教學要求變化,更新教學手段,綜合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了解這些信息是為提出更有創新性和目的性的教學策略做準備,也是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準備。一方面,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主動了解最新的英語教學動態,包括高中英語發展要求變化,考試題型變化,教學目標變化等等,熟悉整個高中英語教學大環境。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教師可以去瀏覽英語名師的微博、公眾號、教學論文等等,掌握最新的教學策略,緊跟英語發展潮流,避免教學的滯后性。教師內部還可以交流教學心得,互相借鑒教學方法,彌補教學不足。因為同一學校的教師得到的是相同的教學指令,因此內部交流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但是任何的教學方法都需要經過教師的提煉和歸納,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與教學方法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萬不可生搬硬套,盲目運用。
二、借助教學工具,突破教學難點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往往離不開教師和教學工具的有效配合。這種效果的取得有以下兩點要求:一是教學工具要迎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二是教學工具要具有較強的教學簡化能力,能夠分擔教師教學壓力,幫助實現難點的突破。因此多媒體就很好地滿足了這些要求。多媒體能夠在教學中廣泛運用,依靠的就是它能夠集音視圖文于一體的優勢,綜合了多種媒介,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能夠將課堂教學延伸到更加廣闊的空間,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教授學生學習某篇課文時,可以在課前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與之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對文章背景有一個基本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將文章錄入到電腦上,將重難點句子用不同顏色標注出來,教師只需要根據電腦上的重難點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除此之外,教師利用多媒體還能夠播放聽力材料,整合教學內容,補充課外知識,極大地降低了教學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教學難點的突破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條件。
三、增加課堂內容,豐富課堂形式
英語的學習講究的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共同發展,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想要提高教學有效性也要從這四個方面出發,豐富課堂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方面,教師要根據英語教育的發展要求給學生安排不同類型的課程,例如每周安排一次聽力課和閱讀課,每兩周安排一次寫作課和口語課,避免傳統英語教學中局限于教材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教師在一堂課中也要盡量將內容豐富起來。例如開展課前五分鐘的英語演講和朗誦環節,不忽略教學過程中的聽力部分,帶領學生多讀課文,認真完成課后練習題。事實上豐富課堂內容不僅是為了滿足英語的教學要求,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素質,更是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中感受英語的魅力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只有這樣,我們高中英語教師才能在提升教學氛圍,改進教學措施的同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四、營造語言氛圍,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語言的教學不同于一般科目的教學,它不僅要求教授學生扎實的課程基礎,更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完全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特定語言氛圍中形成語言意識。但是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英語語言氛圍的塑造,導致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缺乏開口說英語,聽懂英語的能力。而且英語的“聽說讀寫”都是相互關聯的,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學生都很難提高英語水平。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從根本出發,構建一個具有濃郁英語氛圍的教學課堂,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在課堂上要遵循“八分英語,兩分中文”的教學原則,盡量做到用英語翻譯英語,用簡單英語簡化復雜英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避免中式英語和啞巴英語,在一個充滿英語氛圍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運用語言的魅力。而我們就可以在這種英語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聽力、口語能力,從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五、善于總結反思,彌補教學不足
任何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都離不開教師課后的總結和反思,這是一個教師發現自身教學不足的重要過程,因此,這個過程需要教師格外重視。一方面,教師要及時回顧學生的課堂表現,理清自己的教學指令和學生狀態變化的關聯,總結出教學策略中與學生實際相適應的部分并繼續采用。另一方面,作為高中英語教師的我們要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從學生的反饋中了解自己的教學不足,聽取學生意見并不斷改進。教學反思是一個實踐、總結、創新、實踐的循環過程,因此教師要發現環節中的缺陷及時改正,這樣才能有下一次的教學提升,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學有效性。
總而言之,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探索是一個漫長而復雜,多樣而有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要求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更要求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敢于實踐,善于總結,樂于學習,在提高教學有效性和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與社會適應的能力。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教學生“成才”,更要教學生“成人成君子”。我們教師的教學之路還有很長,但是我們的教學熱情卻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