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慧
摘要:核心素養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至關重要。提高核心素養才能帶動由內而外的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為了打造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
引言:素養是一個名詞,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內容。素養大致分為行為素養和個人素養。行為素養一部分可簡單理解為行為舉止。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就可以展現出他的素養。在如今的時代,對于個人的要求提高,個人素養的發展也是刻不容緩。個人素養的體現不在于對認真學習,而在于能從學習中創造出新的東西出來。只有創造,只有創新,才是個人素養的進步。也唯有如此,才能賦予個人成就感,促成他自信的姿態。
一、完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目的與意義
完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獲益對象,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學生和教師雙方的。即一個完善促成雙贏局面,何樂而不為?對教師而言,核心素養教學的模式能夠促使其自身提高創新能力,擴大知識面,以便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而言,學好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既是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也是學生個人發展的助力器。所以,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而言,完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都是獲益良多的。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具體培養與教學方式
(一)提升教師自身文學素養及教學水平
所謂“名師出高徒!”,一個優秀的學生背后,必然少不了一個優秀的老師助力。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基本上都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老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因此,老師要提高對自身的教學要求。當今時代不同于以往,教學模式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教師自身需擴大知識面,強化專業知識,提高個人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提高并做到個人教學標準,才能幫助學生學習,成才。
(二)運用朗讀的方式促成核心素養
朗讀,是一種學習方式。從古至今,朗讀都在幫助學生學習。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內容中所包含的含義。不僅如此,反復閱讀,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增強了,語言素養的形成。首先在課堂中學朗讀,可以增強同學們對學習內容的印象。然后,會促使學生去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其中的含義。只有學生不斷的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才能使他們真正在學習中得到一些東西。老師的不斷引導,帶領同學挖掘學習內容的深處,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一步一步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佳境。最后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帶領學生不斷進步。
(三)增大圖書量,拓寬知識面,加強閱讀教學
教師核心素養的好壞,體現在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學生不斷的進行閱讀,并且從中獲得一些新的東西。這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它們再次面對閱讀時將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并且對此作出總結,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有一句話,說的是老師是學生們的指路明燈,照亮黑暗,指引學生一路前進。因此,老師要發揮好他們指路,明燈的作用,對閱讀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啟發他們產生個人看法并且進行表達,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及表達能力。
(四)融會貫通,融合多種模式,創新教學模式
有一種感覺,叫身臨其境。身臨其境的意思是能讓你身處于別人所描述的情境之下,可以感受到同他人一樣的感受。學習等一大難點,就在于我們不能夠理解作者所表達的一些內容或情感。而這一段哪里有行程?正是因為我們無法身臨其境,無法正確的認識到當時所在背景或情況之下所產生的體會。所以,教學模式應創新出一種體驗模式。可以讓學生們體驗到作者當時所在的情景,感受她當時的心情體會。曾經小學課本中的《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就可以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直接先給同學們展示了大象的真實面目,讓他們感受大象的憨厚,可愛。再運用文中的情節與大象的形象相結合凸顯大象聰明善良的形象。課本的后半部分不同,前半部分,情感基調是悲傷的,可通過截取課文情感相符的音樂加以襯托。在悲傷的音樂中,同學們就可以感受到課文內容中的悲傷情緒,結合課本情節,將書本知識與虛擬的環境相聯系,就能夠帶給學生巨大的震撼感。一種來自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溫情的強烈震撼感。
三、總結
總得來說,核心素養的形成與小學教學水平的發展是密切相連的的。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就必須要促成核心素養的形成。因而,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擺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從四周發散開來,從客觀強制他們學習轉向推動他們主動學習。讓他們從刻板的學習方式中抽離出來,進入到自主學習的模式,并且收獲到更多的東西。開發他們的個人思維,讓他們的腦袋活躍起來。有個人的思考,個人的看法,不隨波逐流,是當代社會最難得可貴的。在這個網絡迅速傳播的時代,一切都是快節奏化的,出現了一大波適于懶人使用的商品,這些商品不僅增加了他們生活的惰性,同時也是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他們學習的惰性。而這種惰性一旦形成,就會喪失個人思考,個人對于事情的觀點,永遠都在隨波逐流。這種人是可悲的,這樣學習的學生是徒勞無功的。只會跟隨著老師的腳步,一旦沒有了老師在旁,就永遠只會在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因此,需要改變這樣的狀況。而一群活躍的好學者的出現,便是核心素養教學實施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韓延倫.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亞蕓.小學語文五層次閱讀能力層級框架的構建――關于小學生語文閱讀素養評價的思考[J].廣東教育,2012,(9)
[3]倪海燕.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33
[4]程麗麗.小學生語文核素養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