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淵
摘要: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生事物用于教學,微課就是其中之一的新形式。其以視頻為載體,涵蓋了圖片、音樂和文本等元素的參與,基于互聯網科技因此超越了地點、時間和距離的限制。初中地理內容中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以及復雜的地理感性知識讓初中學生無法理解,紙上的文字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抵觸心理。因而本文基于新型學習方式——微課,來闡述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初中地理時更加有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微課;運用探析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學習模式,是教師基于教學設計思想,通過視頻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的有效手段。微課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能夠化整為零,具有針對性強的特點,能夠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補充,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模式。關于微課輔助教學的特點,我們可以用幾個成語形容:“微而不薄”“微而不小”,為什么如此形容?主要因素在于微課在教學的輔助作用是極強的,雖然每個微課視頻都極為簡短,一般不到十分鐘,但教學的內容基本可以說是重點和難點,這種針對性強的教學視頻,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微課能利用多媒體將原來的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轉變為十分鐘作為,同時帶著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學習,將學生由原來在課堂中是被動的局面轉變為主動的局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微課教學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原來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轉變成為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那么微課教學在現代教學體系中具有怎樣的優勢?
(一)微課教學時間短
微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將原來的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時間轉變成十分鐘左右的教學。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這十分鐘上,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突出本節重點
因為微課教學的時間短,由此也要求微課教學的內容必須出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就要求微課教學要針對性強、主題突出、內容具體。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料本節課的要點內容。
(三)微課教學生動有趣
區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的一個重大的優勢就是微課教學生動有趣。教師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轉變成視頻、圖片以及音頻等,進而轉變學生對課堂的傳統印象,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強化教學效果。
二、地理微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一)整體連貫要求
地理課本中的每個知識點都是具有串聯性的,因此,在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微課教學時也要求形成整體的網絡體系,以幫助實現學生由淺及深地理解地理知識。例如,在通過地理微課進行各個國家的知識教學時,可以通過劃分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征、經濟實力等多個小知識點,逐一制作成微視頻,使得學生在每個視頻的學習中了解該國家的基本特征情況,在完成所有的微課學習后就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通過整理達到融會貫通,實現高效教學。
(二)精簡細化要求
精簡細化也是作為地理微課教學的明顯的特點,地理微課濃縮了課本中的知識點,微課的每個教案設計和教學內容都是由教師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因此不會因為視頻時間短而降低應有的教學質量。中國地理章節的內容教學,涉及每個地方城市的發展。我們以山東省教學內容為例,通常要結合它的發展的優勢、存在的劣勢進行總結,而且每個總結不是單方面的,要結合工業、農業、服務業甚至從國家政策、歷史因素、交通條件等進行綜合分析。微課通過分點教學,從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思考,形成綜合性思維能力,把握從整體到部分的所有知識點的學習。
(三)內容選取要求
高效的地理微課要求地理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素材的甄別、判斷、分析能力。以氣候條件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本地氣候條件類型進行導入分析。選擇本地氣候作為素材,可以優先考慮到學生已經獲得最直觀的了解和感受。微課內容除了可以引入現實案例,對特殊、典型的案例也可以作為素材進行分析,通過對素材的特殊化處理來幫助學生發現各個知識點中存在的規律。比如在講東北氣候條件時,就可以東北是溫帶的濕潤、半濕潤大陸型季風氣候作為導入,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同屬高緯度的俄羅斯氣候條件進行類比分析,實現更充分、更深刻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微課資源強化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運用
(一)搜集微課資源微課利用互聯網中的資源進行教學,在信息量上對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
目前來說,微課的信息資源大部分來源廣泛,信息量大。在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搜集時,要注意搜集一些具有創意和學科性質的信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在學習《白山黑水—東北三省》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網上多搜集一些關于東北的地形、自然資源以及人文建筑等來幫助學生更叫料東北三省的地理環境。或者可以下載一些關于東北三省地形的記錄片讓學生觀看,加深學生對其的印象。
(二)導入微課教師在搜集玩微課資源之后,就是要導入微課資源
精彩的微課導入在課堂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課堂的引線,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微課導入時,要注意利用情景法或者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微課導入。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對后來的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突破初中地理重難點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微課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運用教師的微課資源自主學習本節課,學生根據自己掌握地理的程度,重點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就有原來的被動轉變成為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原這節課時,黃土高原形成的原因以及黃土高原的表現時這節課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將黃土高原形成的原因以及表現進行拆分,做成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然后再一一講給學生聽。這樣,學生可以在進行預習的情況下,結合自身學習的情況,進行重點學習。
參考文獻:
[1]陳學明.淺談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2015,(06):71-72
[2]陳世琴.我的微教學時代———談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2015,(06):28-29
[3]柯清德.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考試周刊,2017,(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