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興
摘要:英語是當今世界通用性最強的語言,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英語的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近年來,我國經濟外向性也不斷加強,與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多,這種背景下,英語教學越發顯得重要。聽說讀寫是學習語言的主要內容。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交流,能不能聽懂是能否交流的前提,所以,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必需的。本文簡談初中英語教師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外語教育;初中教育;初中英語;英語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關鍵性的要點分為聽、說、讀、寫,由于以往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和學生對聽力并不重視,最終導致聽力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要點。新課改以后,師生開始重視英語聽力,并對學生的聽力教學和口語教學逐漸加強,教師開始改善以往聽力教學的不足,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最終在改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同時,還對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一、新形勢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語言環境的影響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但是生活中大部分學生接觸的都是漢語的聽說方式,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提供學生練習,所以導致英語聽力遭到忽視。學生沒有足夠的儲備知識,對一定的英語常識并不了解,經常會出現學生對英語會讀甚至會寫,就是聽不懂的現象。為了初中英語聽力的有效進行必須改善周邊語言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加好的聽力訓練和學習英語聽力的機會。
(二)單一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是局限于教材中配套的英語錄音。在這種教學資源匱乏的條件下,教師只是將英語錄音為學生播放,學生跟著錄音對照著課本聽,這種簡單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學生也不能參與進去,得不到有效的練習,師生、同學間也沒有進行討論、交流的環節,對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三)缺乏實踐應用的機會
新課改后對于英語教育來說,不僅要求學生要學會理解記憶英語知識點,還要求學生必須能在實踐中會運用英語。因此,英語聽力對于學生非常重要,任何形式的英語時間都必須以此作為基礎。但目前多數教師在教學上只是采取應試教育,著重鍛煉學生考試中的英語聽力形式,這些對學生的實踐應用并沒有任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生活場景進行英語對話練習,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還能練習學生的口語。一定條件下還需要增加英語應用實踐的機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教學當中,提升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最終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二、初中英語聽力有效教學策略
(一)重視語音教學
語音教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學好音標才能夠準確地讀出單詞,聽懂英語對話。因此,教師應重視語音教學,在系統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熟悉感,更要在教學初期就告訴學生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學中遇到特殊語音時,教師必須及時對學生進行講解,同時,要在學生讀的時候糾正其不正確的發音。
(二)把握關鍵詞匯
聽力素材中往往會存在很多關鍵詞匯,學生要學會如何準確地找到此種詞匯,如and、but及either等,此類詞匯出現的地方往往是考點。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聽前瀏覽材料的習慣,并準確找到題目中的關鍵詞,帶著問題去聽才能夠更好地確定聽時的重點。一般來講,時間、人名及地點等是重點,但鑒于聽力材料的播放速度較快,且內容相對較長,學生若要掌握相關信息就要學會記筆記,且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節省時間。那么在記單詞的時候學生就要有一些獨特的方法,如不必寫出完整的單詞,又可以讓自己知道寫的是什么,這樣才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聽其他內容。
(三)強化聽力訓練
聽力考試與筆試的最大區別在于,其需要學生具有極強的反應力,能夠在聽的瞬間做出正確的反應。若要做到此點就需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具有良好的語音基礎,否則即使注意力集中,也無法很快地確定語法結構,也聽不清每一個單詞。時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學生還在回想上一句的內容,而下一句語音已經播放完畢。為了避免或減少此種情況發生,教師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聽力訓練。教師可以針對重點進行集中突破,如動詞的時態變化、形容詞的級數變化以及人稱代詞和數次的變化等,這些內容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精準掌握。教師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英語語法與我國母語的語法有很大不同,要讓學生克服母語語法結構對其的影響。
(四)優化選擇聽力素材
雖然聽力考試的內容教師無法確定和選擇,但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所用的素材卻是可以選擇的。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適合學生、學生會感興趣的聽力材料進行訓練,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抵觸心理,在聽的過程中也可以積累詞匯量。
(五)重視基礎,夯實打牢
教師要讓學生在初一階段開始正確掌握音標。對音標知識的正確掌握直接影響聽力的效果。要盡量讓學生多積累英語詞匯,學生詞匯量越大,生詞障礙就小,理解閱讀能力就越強,聽音時,連貫性強便于理解。此外,語法知識的突破、習慣用法、固定短語和英語發音特點以及規律的正確掌握也十分必要。
(六)每天訓練,日積月累
聽力訓練注重日常化,應以課堂聽力教學為基礎,與課后聽力相結合。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合理安排聽力訓練和點評的時間,鼓勵學生在熟讀熟背課本教材的基礎上開展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聽力的英語語感。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多地使用全英語教學模式,盡量讓學生適應全英語的教學環境。教師備課時,應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聽力材料;或者積極整合教材,把教材中的內容改成符合教學要求的聽力材料;適當補充課外聽力材料。
(七)視聽結合,能力提高
聽力訓練除了傳統復讀機、收音機外等設備外,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設施創設英語學習環境,增加英語學習氛圍,盡量多接觸英語類的電影、電視、新聞、卡通等等,由易而難,由簡入繁,以提高學生做聽力題的興趣。這樣既可以充實教學材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結語
總之,英語聽力教學中雖然存在很多待解決的問題,但在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很多情況已經得到改善,尤其是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滲入以及其他新式教學方式的出現,使得學生對英語聽力有了更大的興趣,也有了更多的機會訓練自己的聽力。同時,不僅教師要不斷尋找新的教學突破點,學生也應意識到聽力學習的重要性,并為之努力,如此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王微.基于建構主義的ESIA模式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研究[J].科教文匯,2015(36):111-112
[2]袁琳慧.基于新課改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措施[J].英語教師,2015,15(8):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