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云琴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構建需要教師的教育方式改進,提倡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學習當中,從心里喜愛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數學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數學,沒有語文的優美華麗,沒有英語的語法詞匯,它是一門抽象的、學術性極強、基礎知識點眾多的學科。在現當代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幾乎所有高中數學教師都經歷過長久的探討與研究,研發出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構建研究的意義
在我國教育方式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今天,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做出修改,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構建是新時代教育的理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把學生當作接收知識的容器,不考慮學生的狀態一味地灌輸知識,使學生缺少了學習的積極性。往往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充滿熱情,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把握卻并不準確。學生只有消極被動地接受,逐漸演變為教師寫學生抄,事后學生依靠死記硬背來消化知識。要改變這種模式,要使學生重新對學習有興趣,變得愛學習。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倡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自主探索,可以多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技能。在教師和學生交往過程中共同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組織者,才能使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得以發展。
二、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構建的問題
為了更高效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深入課堂教學,探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和低效成因,并探索出一套可行性方案。經過分析和教學經驗積累,不難發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經常是教師一個人講,學生單純地聽,教師并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缺少積極主動發言的積極性,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辦法及時更正,越累積越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然而作為學生已然失去了對學習的樂趣,學習的效率可想而知。這些都是我們深入課堂了解到阻礙生本高中數學課堂高效構建的問題。
三、構建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案
(一)教師授課方式的轉變
在現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潛在聯系,并進行科學的融合與探究,找到適合學生的課堂方式。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首先學生要對新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預習階段,把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觀察和對比,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要對舊知識加以回顧,找到兩者間的聯系,讓新知識趨于簡單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更高效。
(二)高中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的學習是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礎,因此,高中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隨處可見,我們學到的數學的理論知識,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來源。教師應該利用這點,把高中數學的教學引用到生活中去,巧妙使用數學知識為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集合論時,首先教師要講解集合論的特點,為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找到方法。比如,我們班的同學都是固定的,那么一個人就有可能是我們班的也有可能不是我們班的,這就是集合論的互異性。但是我們班每個人的座位不是固定的,但只要是我們班的同學,都可以在我們班坐,這就是集合論的無序性。
(三)為學生打造適合學習的環境
環境能夠創造一個人,也可以弄垮一個人。環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我們不僅要關注教師授課的內容,同時要為學生營造有學習氛圍的學習環境,將學生融入到一個適合于數學學習的氛圍當中,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適合學習的環境相結合,要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也要運用于生活。例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數學的等比數列時,把分期購房遷移到數學教學中來。比如張先生要買房但是只能付首付,需要貸款30萬元,銀行的利息是0.5%,要求15年還清,那么張先生每月需要還多少錢?這一生活實例就是高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合理運用,通過這個例子,一方面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應該符合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的方向和方針確定所講述的內容。想要優化課堂教學內容,首先應該優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具有科學性、有效性。高中數學教師要針對每一節課設定一個小的教學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重點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高中數學知識內容復雜,各個知識點環環相扣,高中數學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加以研究,每一節課所講述的內容都要分配合理。還要熟悉每節課講述內容的關系,明確各個知識點有哪些聯系,將知識點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在備課時,數學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更快速地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優化課堂管理,加強對教學效果的總結
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課堂的管理,在營造輕松歡快學習氛圍的同時,重視對學生的監督和管理。就目前上課現象而言,有一部分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對學生加以監督和引導,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性、高效性地學習,避免學生因貪玩或注意力不集中而錯過講課內容。這種教學方式能很好地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所以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課堂教學其實是一個數學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在和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知識,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和學生交流,定期總結教學成果。通過對教學效果的總結來優化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好的方面加以保持,對教學效果低的方面進行及時反省,總結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不斷優化完善教學方法。只有教學方法得到了完善,才能解決優化課堂教學的問題。
結語
“人類的大腦不是一個需要被水盛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性,他們思維能力的高度與堅忍不拔的韌性,能夠想到常人不敢想,悟出常人不曾悟。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的課堂教學時,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把高中數學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打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思維不再麻木僵硬,而是具有數學學習思維,促進學生成績的不斷提高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提高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銀華.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之我見[J].中華少年,2015(18)
[2]戰舒祥,李成明.淺談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山東教育,2007(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