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存
摘 要:寫作在很多小學生眼中都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題目,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構思思路,如何錘煉語言,如何設計文章結構,寫起來就是生拉硬扯,胡編亂造。這樣的寫作沒有生機,而且結構混亂,思路不清。教師要指導學生寫作方法,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學生可以寫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寫作方法;文章結構
《語文教學大綱》規定: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從結構入手,要解決好從語言入手的問題,使文章具有生命力,能準確反映命題要求,展現學生的文采。新課改的理念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交流。基于此,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建構文章框架,使用優美的語言,展示出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通過交流的方式來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相互批改,寫出出類拔萃的文章。寫作中教師要指導小學生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認真看題審題
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目的要求,選擇自己熟悉或者是有話可說的角度進行寫作。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更要重視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在分析寫作題目的時候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深入探究題目的要求,挖掘題目中隱含的信息,尋找寫作的中心和本質,深化文章的內涵,使自己的寫作符合題目要求。很多時候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并沒有一個中心,隨意地給文章起一個名字,寫作也是胡亂地拼湊,沒有觀點,中心也不明確。學生要善于分析題目要求,從多角度、多層次來探究題目,明確題目的要求,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之后確定一個明確的中心,圍繞著這個中心進行寫作,展現自己的文采。學生要在確定題目上多花些心思,使題目可以成為文章的亮點,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文章的題目是確定文章寫作方向的風向標,它會反映學生的協作中心,同時也會表現出學生的文章,體現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題目,通過審題展示學生獨具匠心的構思和文采。
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尋找生活素材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會在寫作中有話可說,豐富自己的寫作資源和寫作源泉。通過觀察真實的生活,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感受,獲取真實的信息,進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選擇輸入信息,加工信息,寫出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通過對生活的接觸,學生會擴大知識面,找到寫作的靈感,不畏懼寫作,敢于動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通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學生在寫作中就有話可說,有素材可寫,實現在寫作過程中“下筆如有神”。通過寫作學生可以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透過生活寫出五彩斑斕的人生。這種寫作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有真實感受,都有真情實感,進而會主動地抒發自己的情感,主動地表達。為了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練習寫觀察日記,把每天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這樣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觀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觀察是學生獲取作文材料的主要來源,學生可以觀察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小動物、氣候的千變萬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會的各種現象等等,并且及時記錄,成為自己寫作的源泉。很多新鮮的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動感人的場面,通過記錄的方式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變得思維敏捷,進而在寫作過程中變得才思敏捷。
三、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到無求品自高——重視平時積累A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了使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有話可說,寫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平時的積累,多閱讀、多讀書,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積淀。學生通過豐富的積累,寫作過程中就不會搜腸刮肚,而是會才思敏捷,寫出獨具匠心的文章。豐富的積累會使學生在寫過程中有豐富的素材,可以感受妙筆生花的奇跡。學生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語言文字,而且會在閱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寫出優美的文字,進而在寫作中可以厚積薄發,寫出底蘊深厚的佳作。名人的佳篇和作品不僅僅具有優美的語言文字,同時還有深刻的道理和思想,展現出了他們的智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學習語言,學習詞匯,學習構思以及思想,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積累過程中,學生要把名言佳句積累下來,成為學生寫作的材料,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樂于表達,積極地進行寫作,樂于作文,讓寫作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
四、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把握文章中心
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是想到哪就寫到哪,沒有精心地規劃和細致地安排,不能夠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結構和思路,也沒有中心和主旨。這種寫作不會帶來好的作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實際出發,關注對學生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的指導,使學生可以在寫作之前就設計好文章的框架結構和思路,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思路進行寫作,運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和探究問題,闡述自己客觀的認識,寫出自己的觀點。學生成竹在胸就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恰當地使用引語,進行邏輯分析和推理判斷,一氣呵成自己的寫作。寫作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實事求是、切合實際,不武斷、不浮夸,要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做到對癥下藥。學生的寫作明確了中心就會給人觀點明確,立意清晰和思路流暢的感覺,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觀點的表達,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認真審題,關注生活,多閱讀,把握文章的中心,使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展現出自己的寫作功底和文學素養。通過學生不斷地學習和練習,學生就會寫出別具匠心的文章,展現出學生的文采和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高云峰.也說“快樂教學”中的“快樂”[J].中小學管理,2001,06:98.
[2]王銳鵬.以生為本,快樂教學[J].語文教學,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