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摘 要: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社會對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在聽、說、讀、寫、譯幾大英語技能中,“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中,教學內容的拓展和整合是重要的一環,對整個英語口語教學有重要意義,也為培養社會需要的英語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英語口語教學 課程資源 整合
引言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與世界的融合亦愈加廣泛和深遠。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顯現出其重要性。國家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強調“應用型”和“復合型”。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對英語口語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目前國內口語教材品種繁多,各具特色,但因為社會在不斷發展,尤其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公眾關注的問題隨之發生改變。教材的編撰、審核、發行到使用需要一個過程,有些新的熱點問題可能涉及不到,而有些內容可能會顯得陳舊。因此,教師處理口語教材內容時,應聯系社會現實問題,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學生的興趣,對課文和練習進行適當的刪減、增補,而不是拘泥教材。筆者在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進行教學內容的發掘、整合和教學方法的改進,獲得一些體會,簡單歸納如下。
一、教材延展
筆者擔任口語課教學時,為了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活動的即時性,更多地體現應用型課程的特點,除了課本上的練習形式,如結對活動(Pair work)、小組活動(Group work)、討論(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play)和辯論(Debate)外,還對口語課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拓展和補充,增加了一些既與單元主題相關又相對獨立的練習。
例1新聞播報:
在講以新聞為主題的單元時,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預習并通過任意媒體獲得一條新聞,上課時到講臺上用英語進行報道。
大家課前都很主動看本單元的要求、內容及各種練習,還通過電視或網絡查找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如果是漢語的新聞,還要翻譯成英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課本內容和外部資源很自然地結合起來,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為下次課上的活動做好了準備。上課時重申了本課的目的和要求,講解了有關新聞的知識,如新聞的要素、硬新聞、軟新聞、新聞特寫等。完成選取的課本練習之后,就是讓學生逐一上臺做新聞報道。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并根據剛在課上學到的知識分析這些新聞的類型,分析是否包含新聞的幾大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同時,就新聞內容、語言表達、表情儀態等方面輔導、討論和點評,選出好的新聞報道者予以表揚。
例2廣告欣賞:
在講以廣告為主題的單元時,提前布置任務:每人選取一條廣告,上課時到講臺上用中英雙語播報。
這次的廣告分享放在課本內容之前。學生走上講臺,根據廣告的不同內容和風格,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
大家在浩如煙海的廣告中選了自己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廣告。選取的廣告詞,無論是原文還是譯文,都聽起來非常美妙,生動有趣。有的用雙關語,充滿睿智;有的用詩歌體,膾炙人口;有的用擬人,妙趣橫生;有的套用諺語,別有新意。如:蘋果電腦:Apple thinks different.(蘋果電腦,不同凡“想”);豐田汽車: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 (有路就有豐田車);Adidas運動鞋:Impossible is nothing.(沒有不可能?。凰囆g建筑:Construction is solidified art, Art is flowing Construction.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藝術是流動的建筑)。
大家在準備過程中擴大了詞匯量和背景知識,了解了廣告語言的特點,同時得到了語言藝術的熏陶。這次的廣告播報用雙語,就是為了讓大家體會英語和漢語不同的表達方式,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內涵,使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二、游戲嵌入
在內容較容易掌握的單元,可以安排時間做一些即興課堂游戲。這種游戲不需要學生提前準備,明確要求和規則后就可以,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這里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也是筆者課上運用過的,并且效果很好。
例1英語故事接龍:
按座位或按學號,一人給出故事開頭,其他人按順序接著往下講,一人一句,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合乎邏輯的小故事。后面的人無法預料前面的人會接什么話,因此整個編故事的過程跌宕起伏,故事結果會出乎意料,非常有趣。
例2英語繞口令:
在講課開始或臨近結束時,插入英語繞口令。老師先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理解繞口令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學生演示,老師糾正錯誤的發音。布置課下反復練習,下次課再提問。
例3根據英語單詞編故事:
讓幾個學生在黑板上寫下當時想到的任意英語單詞。單詞之間可以沒有任何關聯。然后大家分小組或個人根據黑板上的單詞編故事。誰的故事用到黑板上的單詞最多,邏輯性和趣味性最好,誰就獲勝。
例4英文歌曲欣賞:
安排布置學生輪流到講臺上為大家演唱英文歌曲,每個人都有機會上臺。不太會唱歌的可以找伴唱。有才藝的、活躍的學生可多帶動大家。課堂上可以用手機播放伴奏音樂,還可以找到歌詞備用。遇到大家熟悉的歌曲,全班一起跟著哼唱,老師加入進來,這樣大家都覺得精神放松,整個課堂氣氛也就調動起來,靦腆的學生也慢慢放開,自然融入這個活動中。演唱英文歌曲一方面練習了口語,另一方面使學生練了膽量,增強了自信,同時發現和培養了學生的才藝。
三、專題討論
我們生活的大千世間,豐富多彩,變化無常??梢哉務摰脑掝}數不勝數,從國際國內大事到衣食住行。我們可以就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討論。
例1學校運動會:
筆者記得在2016年擔任口語教學期間,趕上學校運動會,就提前布置了任務:注意運動會期間出現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下次的口語課以校運動會為主題展開討論。
在接下來的口語課上,每個人都積極發言,用英語做了有關這次運動會的匯報,分享了典型人物和事例,并就運動會的意義及體育精神談了自己的體會。筆者講解了一些體育方面的詞匯和背景知識。
例2美國總統大選: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這是一件世界大事,也是英語學習者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識。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有必要了解這個英語國家的體制和總統選舉制度。我當下就布置任務:查閱資料,準備口語課上關于美國總統大選的專題討論。主題是:我所知道的美國總統選舉。
上課時大家都把準備的英文材料帶來了,每個人都進行了發言,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筆者適時適當地對一些有關美國體制及總統選舉等方面的詞匯和相關背景做了介紹。通過他們在報告上標注的單詞音標和人名翻譯等,可以了解他們在查找和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的付出和收獲。雖然學生對有些政治性單詞不太熟悉,有些背景沒搞太清楚,但是通過這樣的主題討論,幫學生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讓他們感受到這個時代跳動的脈搏,也引起了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興趣,為將來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做了鋪墊。
四、情景表演
除了課本上根據會話材料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外,筆者還和學生一起發揮想象,創設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如:購物(顧客和店員),看?。ú∪撕歪t生),做家務(丈夫和妻子)等。故事的情節自編自演,有時筆者會指導,建議和協調,有時還客串某個角色。學生自己準備服裝道具,熱情很高。
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其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強化作為社會成員不可或缺的合作意識。
五、演講比賽
英語演講比賽是促進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對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進行檢測和評比的方式之一??梢栽诎嗉壚镞M行小型的演講比賽,評定成績,作為學期總成績的一部分。為校系演講比賽,甚至更高級別的演講比賽培養人選,如“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等。筆者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適度安排一些英語命題或自命題演講,如:我心目中的英雄、如何保護環境、我理想的工作等。在進行演講之前,要明確規則和標準,對演講內容、語音語調、表情手勢、儀態儀表等方面進行輔導;演講以后要有評判和講解。
所有這些課堂活動,筆者積極參與其中,既是導演,又當演員,還是觀眾。適時予以幫助,使其能更好地表達自己。這樣師生都會覺得放松,整個課堂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更加有效和有趣。同時還加深了師生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畢竟口語課比其他課程更加強調交流性、表達性和趣味性。
結語
影響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如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設施等,其他英語課程對英語口語的提高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這里重點探討的是口語課堂教學,但課堂內的時間畢竟有限,若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在課外開展如英語角、英語劇社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到涉外企業當對外接待人員、口譯人員等,使學生在多維的、開放的活動中獲得充分的鍛煉。把課上與課下、校內與校外有機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鍛煉空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秦琴.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設計的“實踐性傾向”[J].英語廣場,2017(11):68-70.
[3]趙峰.淺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科技視界,2012(24):189-190,376.
[4]趙月.大學英語教學多元方法創新研究[J].英語教師,2015,15(20):60-62.
[5]張璐.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小議[J].科技視界,2014(33):206,256.
[6]張雪.試析應用型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策略[J].海外英語,2016(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