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眼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問題展開探討,筆者結合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工作經驗提出幾點思考和見解,希望借閱者能夠積極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數學;作業創新;方法對策
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和深入,數學教師對于數學課堂的改革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增強。基于此,學生的數學作業問題卻成了一個重點話題,對此,學生作業完成的高質量以及高效率,能夠高速而有效地幫助其進行知識的鞏固和技能與技巧的有效提高以及獨立的分析問題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等這些方面都具備一定的能力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有關作業方面出現的問題引起了教師們的高度關注。
一、 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一) 增強作業的層次性,既面向全體學生又發展學生個性
面對同樣一個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給學生問,而且設問的內容一定要有層次性,起到循序漸進的效果,促使學生步步為營,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收獲不同的程度的成功體驗,這樣也可以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關于設計層次型題組,往往是依據內容的實際需要,進行有針對性地設置知識及方法和能力的最近發現區域,也促使思考的坡度能夠循序漸進,恰到好處,從而使得學生在每一道題目的講解過程中都能夠親身體會到題目中具體蘊含的規律所在。
(二) 增強作業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較為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往往都屬于筆答解題型的作業,而如此單調的作業也使得學生感到特別乏味,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對作業產生厭惡,所以,一定要將作業比較單一的形式做進一步的改造,從而實現作業的多樣化,舉個例子:
口頭作業:學生在識記內容方面表現的重復,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進行口答,同時在解題方法的歸納總結方面展開試卷評說等;
閱讀作業:根據材料當中給出的讀一讀閱讀內容,同時又提供出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材料;
實踐作業:包括課后活動的部分(興趣小組、社會調查、參觀學習、野外測量、數學實驗)。
案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往往都能碰到這樣的問題:某次作業當中出現的錯誤糾正了,而過不了多久又有新的學生重新再犯,比如(a+b)2=a2+b2當屬于學生比較常見的而且又很難糾正的一種錯誤,而這往往是因為受到(ab)2=a2b2諸如此類類比思想的影響所造成的。如果我們將a2看作某一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面積,那么得到四個圖形,而這四個圖形所得到的面積就是正方形的面積,因此又得到(a+b)2即(a+b)所得正方形的面積,那如果在正方形上面畫上兩道,此時就能夠得到四個圖形,而這四個圖形也恰恰是原來的正方形的面積,即就是(a+b)2=a2+b2+c2,如果將這個實驗親自讓學生做一次那么其中出現的問題就能夠得到一次性的解決。
二、 初中數學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
(一) 作業布置一刀切
作為教師來說,在進行作業的布置時往往都沒有什么針對性,而這往往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出現負擔。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以為,后進生感到其難度相當大。而對于這種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法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則形成很大障礙。
(二) 作業形式單一
教師方面對于作業的布置考慮的不夠周全,隨意地進行作業的布置,并且也不注重作業的量的大小。長期以來,學生的數學作業基本都是以書面作業的形式進行展開的,其主要包括列式解答及計算解答;此外,教師又過于看重題海戰術,并且盲目得以為,只要學生多做,那么自然有很大好處。因此,對于布置的作業其隨意性又很大,這就導致了超量的情況,從而使得學生的負擔加重。
(三) 批改作業的方式陳舊
教師在現階段的作業批改過程中嚴重的缺乏人文關懷,而在學生完成作業以后一般都是經過課代表將作業收齊,然后將其交給老師,在老師批改過以后,再分發給課代表,然后教學生糾改錯誤。而這樣的過程往往都會比較枯燥和乏味。
三、 蘇科版教材中初中數學作業創新探析
(一) 實踐性作業
1. 查看銀行利率表;
2. 把自己的零花錢存入銀行或提取自家的存款;
3. 請家長或到銀行工作。
(二) 動手性作業
學生親自動手完成的作業往往都對學生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極為有幫助。因此,在動手過程中,又要進行不斷地思考方案和搜集材料以及尋找材料和查詢資料以及畫圖紙等這些工作,特別是處于反復性動手與實踐的環節,一定要通過不間斷地嘗試進而產生新的思維方法。就教學目標來說,數軸的三個基本的要素都能夠盡在其中,同時也能夠有效地為下一堂課進行有效地障礙清除,以能夠讓學生在數軸上面找到能夠表示有理數的點和說出哪些點具備有理數的特點,從而徹底的教學生領悟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
(三) 觀察性作業
比較擅長觀察的學生,在思維上總是比較容易打開。原因是觀察是有效打開學生思維窗戶的原因,同時,觀察亦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和發展事物的基本規律,并且也可以更高地把握事物的本質。舉個例子,教學生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一些昆蟲和家用電器等這些平面的圖形形狀,然后再給學生發問:在具體的觀察之后有什么收獲?而對于所觀察的圖形,從自身來講又有什么切實的感受?
四、 結語
因此,作業教育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只是要求我們在作業的設計方面具體要以學生思維的訓練作為主線,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有效地激發學生反思自己的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創造。
參考文獻:
[1]張宜興.談初中數學作業模式改革[N].數學通報,2011,50(7):30-32,38.
[2]丁華鋒.談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有效性對教學的作用[N].科技文摘報·教育周刊,2010(3):90.
[3]張宜興.談初中數學作業模式改革[N].數學通報,2011,50(7):30-32,38.
作者簡介:
胡美玲,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