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麗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改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策略上做出了根本性變革,傳統教育下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開始淡出教師的視線。與此同時教師角色也在改變,學生主體地位更是在不斷凸顯,這種以生為本的三維目標正在教學舞臺綻放。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然感到茫然,不知如何順利開展。基于此,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關鍵詞:激發引導;培養探究;小學語文;策略新探
從新課標實施以來,我國小學語文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發生了改變。為了適應教育教學發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以此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探討分析,提出了以下幾點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文化素養。
一、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學習的主人,首要條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當如何激起學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呢?最為關鍵的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每堂課教學之前都應當做好充足的準備,根據每一堂課的需要以及不同的教學重點,努力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一言一行感染學生,讓其放下對老師的偏見,將老師當作朋友,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引導自主閱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單純的理論教學并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極有可能讓學生厭煩,讓其失去學習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更多新鮮有趣的情境,彰顯學生個性,從而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以此有目的地引導、培養學生,讓其敢于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埋下一個伏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看到老師手中的這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了嗎?現在老師要你們在不移動瓶子的位置,不改變瓶子形狀,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如何才能輕松地喝到這瓶子里的水?”這時,學生的腦洞就會打開,窮盡各種想法,但教師不能立馬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只是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緊接著教師再提出:“那么你們覺得一只烏鴉想要喝到瓶中的水,它會怎么做呢?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烏鴉是如何喝到這瓶中的水的,你從中又學會到了什么?”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不僅有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其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用包容謹慎的態度去對待他人與事物,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文化素養。
三、注重教學實踐,培養動手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品德修養與情操的熏陶,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游戲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學習特點展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游戲的形式重新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讓其能保持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關于生字詞的認識與讀寫,而這也是最讓學生頭疼的地方,為了能改變學生的想法,教師就可以借游戲的形式進行,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剪刀與紙張制作一幅幅畫面精美的撲克牌,撲克牌的內容則是所學的生字詞,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評比競賽。通過這種教學形式,不僅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此同時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其能夠快速融入課堂教學中,并在主動實踐與體驗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在長期的語文學習中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感受美、享受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德。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已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模板化與呆板化教學。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用全新的眼光去對待、去審視,并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并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帶來的魅力,以此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馬艾花.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探討[J].中華少年,2018(2):191.
[2]肖燕.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7(12):57.
[3]馬占清.以新課標為引,探索閱讀教學之新策略: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