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懷鳳
摘 要:語文是人文與工具的結合,其中情感至關重要,它既是學習語文的目的,也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注重情感,更需要關注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讓他們形成一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更是重中之重。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讓學生發現語文的美,懂得欣賞其中的美,創造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讓他們能夠自然將語文與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他們對語文迸發出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解,激發自己的思想。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我們同年級組的幾位老師在一起談心,他們都說如今的語文教學,人們往往只重視其工具性,如果只是單純向學生大量灌入課本知識是沒有意義的,應該更加注重學生情感的所在,讓他們形成健全的情感,這對他們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一名學生如果自身素質差,不熱愛祖國,不關心他人,不遵守社會公德,即使將來他的學習再好,他的未來也是令人擔憂的,當今社會有著許多實例,他們擁有極聰明的頭腦,但是卻做著危害他人的事,這是教育最不愿看到的情景,所以語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應該多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可以擁有健全、正確的思想。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學生的情感就像一池春水,只要丟一顆小小的石子,就能激起層層波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通過故事、電影、音樂等途徑來讓學生對文章展開無限的想象,并且對于文章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使文章學習起來更加順利、深刻。如:教學《桂林山水》一文,可創設這樣的情境:在投影儀上播放祖國各處的大好河山,如美麗的西湖、巍峨的黃山,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深邃,這時提出桂林山水更加美麗,令人神往,因為桂林不僅僅是山美、水美,更重要的是山環繞著水,水倒影著山,山水交融,并且空中云霧迷蒙,如此美景如何不給人以無限遐想。如此美景,學生也會身臨其境,展開自己的想象,這時讓學生自己表達對于桂林的想象畫面,通過語言或文字皆可,這樣他們學習的欲望也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課堂教學也會事半功倍。
二、啟迪思維,發展情感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因勢利導,用親情啟迪思維,用愛心浸潤思維,讓學生在閱讀中多角度感悟語境,多層次解讀作者的內心,體驗情感的厚重。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思考:邱少云烈士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為了不暴露目標,讓戰友們更好地消滅敵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何等豪邁的愛國情懷啊!此外可以提出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等英雄人物,播放一些經典的革命電影,如《閃閃的紅星》《平原游擊隊》,這些電影深深地教育和影響了幾代人的愛國情懷,至今歷歷在目,這些都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經典素材。
三、依托課本,體驗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豐富的教育情感因子,情感教育幾乎滲透到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間,在教學中通過對文中關鍵詞句進行品味、推敲,使學生深刻領會文章的內涵和意蘊,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和思維共舞。如教學《和時間賽跑》一文,這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后來聽了爸爸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應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在閱讀時聯系學生相同的學習生活經歷,加深體驗,引導學生感受珍惜時間的寶貴,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會使他們受益終身。
四、開展活動,升華情感
語文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結合語文課的教學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藝匯演,可以成為學生增添情感體驗的源泉,讓他們在活動中娛情培智,鞏固情感。如利用早讀和課外活動開展“讀百部優秀課外書籍”“看百部愛國優秀電影”“背百部愛國詩詞”等活動,極大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還可以利用節假日開展“研學游”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大自然,去領略祖國壯美的大好河山及沿途無限美好的自然風光。結合端午、清明等中國傳統節日,組織學生去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憑吊革命先烈,讓孩子們深深懂得:我們今天和平而又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這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樣的生活,努力學習知識文化,提高自己的品質、精神,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心智更加健全,為祖國的進步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完善的人”,包括生理、心理、認知、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同時又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走向正途,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營造積極正確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去體會并感知,以此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升華學生的情感,從而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最終達到知、情、意、行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淑霞,姜領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
[2]劉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