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摘 要: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是引導學生針對工作對象、工作環境,運用各種資源、通過參加具體的活動,最終得到有價值的成果的教學活動,其特點就在于在“工作中完成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工作”。本文以數控專業學習領域核心課程—《數控車床零件加工》為例,進行了基于工作導向的學習情境設計。以零件為載體,創設了5個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設計了相應的任務。最后,以階梯軸車削加工子情境為例,給出了教學過程設計方案,設計了課程教學實施時的6個階段。
關鍵詞:工作導向 《數控車床零件加工》 學習情境 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a)-0206-02
《數控車床零件加工》課程作為數控專業的核心課程,為了更好地優化專業課程改革,在課程設計中以就業為導向,通過企業調研,由企業、行業專家、專任教師等對數控人才需求及崗位能力進行分析,完成職業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的轉化。以典型零件和實際產品為依據,設計相應的學習情境,體現學習過程和工作過程的相似性,達到學習任務和工作任務的一致性[1]。
1 基于工作導向的學習情境設計
1.1 選擇教學載體
一般而言,課程的載體就是零件,對于《數控車床零件加工》課程,其教學載體的選擇很重要,要典型、要實用、要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代表企業典型零件的加工過程,同時也要便于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在零件的選擇時,還要滿足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工作過程知識”必須涵蓋課程的必要知識點和實踐技能點,這樣,不管是復雜件還是簡單件,在其必備的工作環節進行過程中都能讓學生有所收獲[2]。在具體零件的“生產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零件的生產過程,還能學到相應的理論知識,提高綜合能力[3]。
1.2 學習情境的設計
針對以上5類教學載體,我們在設計具體的學習情境時,考慮企業常規機械加工零件,將其圖紙進行教學化處理,把典型表面的車削加工嵌入到每一個具體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中,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原則設計學習單元,體現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理念,見表1。
2 教學實施
2.1 教學過程設計
基于工作導向的課程教學過程要體現它的特點,我們針對學生要掌握的實際技能對每個學習情境下的任務進行綜合的教學過程設計,下面以軸類零件車削加工為例,對任務1階梯軸車削加工的教學過程進行設計。
2.1.1 教學模式
本任務采用教、學、做、評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學資源主要有計算機、多媒體、仿真軟件、數控車床、網絡資源、工具書等。
2.1.2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導入學習情境,描述工作任務,學生明確任務要求,搜集并學習階梯軸加工的相關資料、機床操作注意事項等。(1)資訊:完成零件的加工,單件生產,毛坯是棒料;工作要求:尺寸符合圖樣要求、表面粗糙度符合圖樣要求、正確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按6S管理要求操作。(2)計劃:學習G90指令的相關知識,分組根據加工要求設計加工方案,編制工藝文件及加工程序。(3)決策:教師審定工藝方案和加工程序,強調相關細節。(4)實施:利用仿真軟件進行仿真加工,進行程序檢查及優化;利用數控機床完成零件加工。(5)檢查:選擇量具檢查加工工件,填寫零件的檢測記錄。(6)評價:學生分組對工作過程及結果進行演示及匯報,教師總結整個工作過程,提出改進意見,按照考核標準評定成績。
2.2 教學實施
根據設計的教學過程對學習情境下的每一個任務實施基于工作導向的教學,每個任務的完成一般都要經過6個階段,即:資訊準備,搜集資料;情境導入,明確任務;構建新知,制定方案;討論合作,任務實施;組間對比,質量測評;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3 結語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通過對教學載體的選擇,設計相應的學習情境、子情境(任務),學生在完成相應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工作環節,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錢袁萍.基于項目導向的《典型零件數控加工》教案設計[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1(3):58-59
[2] 張國政,劉順.基于工作過程的數控加工工藝編制與實施課程開發[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3):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