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劉麗麗
摘 要: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作為高校學生的在校直接負責人,高校輔導員的任務越來越重,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壓力,關于如何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目前的高校學生管理機制來說,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教師,他們的職業能力將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帶來重大的影響。當前,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暴露出了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方面的諸多問題,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本文針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基本現狀,分析與之相關的影響因素,探討新時期該如何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職業能力 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247-02
1 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學生的組織管理工作時,首先應該明確自身輔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提高包括學生思政教育、學生心理輔導、就業指導、日常管理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工作水平以及開展效率,從而提升高校教育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二是通過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管理教育水平,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為社會輸送思想素質合格的優秀人才;三是通過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完成新時期輔導員角色轉變,構建和諧校園的新型師生關系。
2 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現狀與提升困境
2.1 高校輔導員不具備專業能力
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的管理需要涉及管理能力、心理輔導能力、思想教育能力等諸多能力的運用,工作內容十分復雜,要求極高的工作水平和職業能力。雖然很多高校輔導員都是在某些方面表現優秀的人才,但面對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卻不能做到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不能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實時狀態。例如,一些輔導員由于精力不夠,或者僅僅是由于潛在的偏好,往往愿意將注意力放在成績好、表現好的學生身上,而忽視真正需要輔導員幫助、照管的問題學生。這種做法會將許多學生拒之門外,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其次,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往往只注重結果,一味強硬地糾正違紀的行為,敷衍了事,忽視行為背后的原因及心理需求。如采用各種嚴厲的手段應對學生頻頻請假的問題,嚴格限制將早飯帶入教學樓等。這些問題都反映出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角色轉變的失敗和職業能力的欠缺。
2.2 管理工作的形式有待改善
高校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轉變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而高校輔導員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育形式,仍然愛用說教的形式,強制要求學生聽話、服從,忽略引導的作用。例如,在類似于開展春季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育的活動時,仍然采用老一套辦法,既應付教育部安排的教育任務又想減少工作的壓力和任務,通過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參與,敷衍塞責,甚至以學分為要挾強制學生當場參與。這樣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引起學生不滿。學生寢室生活管理方面,高校輔導員的做法常常是告誡學生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但這些看似嚴厲的規章制度卻往往沒有落到實處,難以真正約束學生,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上述問題反映出,面對新時期大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有必要對傳統的管理工作組織形式進行改善。
3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與方法
3.1 明確輔導員職責
與高校普通教師不同,高校輔導員作為行政管理人員肩負責任重大,面臨著龐雜繁瑣的工作任務。為此,一名合格的高校輔導員首先要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以幫助學生成長與關心學生生活為己任,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設。高校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輔導員政治素養與覺悟,通過培訓幫助輔導員在其心理上形成“學校是我家、學生是我的孩子的想法[1]”。同時,輔導員的工作應該進行一定的透明化處理,時時刻刻接受學生的監督,避免出現輔導員以權謀私的現象。
3.2 擴大輔導員隊伍
一些高校輔導員人員稀缺,往往是一個輔導員帶著4、5個班級,200多號學生,他們為了完成工作甚至需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根本沒有空閑的時間與精力對自己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因此,高校應該通過外部招聘等形式,適當地擴充輔導員隊伍,選拔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心理素質等多方面過硬的人才,編入輔導員隊伍。或是從學校內部研究生中選拔輔導員助理,分擔輔導員一些繁重的工作,降低原有的工作壓力,保證每個輔導員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可以投入到提升職業能力的學習之中。
3.3 加強實踐與專業能力
高校輔導員大多都是應屆研究生畢業,他們剛剛走出校園,也許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卻缺少工作實踐能力。要提升輔導員的整體能力,就要求輔導員具備完善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實踐方面的能力。首先,高校要在輔導員正式入職前進行一定的管理能力培訓,或者通過老帶新的方式讓新聘輔導員能夠快速進入角色。集中專業能力不足的輔導員,組成學習小組,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講座,幫助高校輔導員全面認識自身工作。輔導員的職業能力要求深入到能夠依據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學生的所學專業,有的放矢地處理好學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2]。同時,還應注重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好的適應當前工作環境,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質量。
3.4 完善考評機制
建立健全的高校輔導員考核機制,可以通過績效考核或目標管理的考核方式,對輔導員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內容要全面,能反映出輔導員各方面的工作完成狀況,通過自我評價和包括學生、同級、上級等評估者評價,反映輔導員自身素質以及工作和專業能力。尤其重視學生意見,把考核內容的重心放在學生工作上,如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心理健康輔導,以及人生規劃的指導,等等[3]。還要力求在整個考評機制中做到公平、全面、科學、規范,提高考核機制的門檻,全面考察輔導員的德、能、勤、績。通過強制分布,對總體考核下來排名靠后的輔導員進行約談,施加必要的壓力,注入工作動力,要對考核水平不過關的高校輔導員組織新一輪的培訓。
4 結語
隨著高校校園管理環境的日益復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也提出了嶄新的要求。作為連接學校與學生的紐帶,高校輔導員只有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才能協調好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目前,高校輔導員的能力提升面臨著諸多問題,職業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針對新時期大學生成長背景的特殊性,高校輔導員開展工作時應當改變溝通方式,深入到學生當中,并且在管理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除了高校輔導員自身的努力之外,高校還應給予適當的外部支持,定期組織高校輔導員團隊進行培訓,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只有從自身與外界兩方面共同進行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與方法的研究與探討,才能將高校輔導員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羅勇,杜建賓,李雪華.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量化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評論,2016(4):120-123.
[2] 舒小立,張小飛.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以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為視角[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0(4):73-74.
[3] 陳思.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與方法研究[J].求知導刊,2015(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