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57—01
數學文化是傳播人類思想的一種基本形式,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相互聯系的一種工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其內涵不僅表現在知識本身,還蘊涵著數學史、數學家傳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思維、數學符號、數學觀點、數學美學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不僅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更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所獨有的文化價值,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呢?
一、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滲透數學文化的科學教育價值
數學上的每一個發現或發明,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的某一種思考。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獲得的過程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數學思想、數學思維、數學精神等一些數學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知識產生的歷史背景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介紹數學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盡力向學生展現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在追尋數學發展的歷史足跡的過程中,觸摸到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并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二、讓數學回歸生活,滲透數學文化的應用教育價值
眾所周知,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文化的意義還不僅在于知識本身和它的內涵,還在于它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的應用性,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文化的價值就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要用到數學。比如,讓小學生學一點概率的知識,從而讓他們從小就了解生活中各種事件的必然性、隨機性和可能性
三、聯系數學史,滲透數學文化的人文教育價值
數學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整體認知,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領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經驗和實際需要的聯系,領會數學發展的歷史和偉大成就,體會數學文化的底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這樣做:介紹與數學知識相關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數學史,體現數學學科的歷史價值。
例如,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方程這個名詞,最早見于我國古代算書《九章算術》;祖沖之運用劉徽的“割圓術”,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七位,領先歐洲一千多年;秦九韶完善的中國剩余定理,國外落后了554年才由高斯建立,領先西方四五百年的數學成果。通過對這些歷史文化的介紹,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還蘊涵著豐富的人文資源。
四、欣賞“數學美”,滲透數學文化的美學教育價值
數學美俯拾皆是:統一之美、簡潔之美、對稱之美、和諧之美、韻律之美、純粹之美……直線的剛勁,曲線的柔和,蝴蝶定理、黃金分割、勾股定理等的神秘,無不充滿了數學符號的簡潔、公式的流暢、推理的嚴密、證明的精湛。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美”,欣賞“數學美”。
總之,數學文化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奇葩,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數學教學不單純是數學知識的教學,更應該是數學文化的教育。而當數學文化價值的體現真正滲透進教材、融入教學時,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