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崢
摘 要:隨著現代化信息的建設,信息化的測繪生產體系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成為了新時期航測遙感生產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必然的前提條件。在信息化的需求下,需要對航測遙感生產單位所實施信息化的建設基礎以及前提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實現對各類信息化項目工程的科學實施。在本文當中,首先對航測遙感生產現狀進行了概述;其次對生產體系構建總體思路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于面向航測遙感信息測繪生產需求的具體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航測遙感;信息化生產;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P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9-0046-02
在我國的信息化測繪體系當中,航測遙感生產信息化屬于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新時期測繪發展的重要任務和必然要求。隨著現代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地理信息產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此種情況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實際的優化對策措施,最終實現保證航測遙感生產信息化升級改造的目標,實現現代化航測信息化測繪生產需求的優化發展。
1 航測遙感信息生產現狀
我國的航測遙感事業,得到了相當快速的發展,在經過手工和模擬測繪的基礎上實現了最終的解析和測繪,最終可以實現數字測繪的現象。在此種情況下,需要最大限度的實現信息化測繪體系的科學合理發展。在數字化航測生產的過程當中,其中具備了數字化和產品成果化以及保障化等多方面都需要做到全方位的提升,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的有效分析,利用存儲方式和獲取方式來對其進行數字化的有效研究。因此在此種情況下,近些年我國的國內航測遙感生產方面,集中體現在了數字化的基礎體系方面。在對航測遙感生產成果的數字處理過程當中,需要在人機交互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系統的有效應用,比如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數字攝影測量加密系統、數字化圖形編輯系統、遙感圖像處理系統、數據質量檢驗系統等多種系統。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需要在后期處理技術的流程基礎上進行生產模式和數據格式的有效結合,最終保證航測生產的效率和測繪保障的能力。
2 生產體系構建的總體思路
在現階段當中,需要根據現階段我國的信息化測繪生產的實際情況和實際及需求來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在數字化的測繪基礎上進行測繪升級的轉型,對于其中的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生產裝備3大體系也需要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內容的構建,其中需要對體系架構設計、生產技術應用改造、管理模式構建、生產裝備研制、標準規范制定、支撐環境改造等進行分析,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構建思路的分析和研究。在生產技術體系當中,可以說是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的核心技術,可以實現正射影像、高程模型的生產、矢量地圖的地理信息數據生產以及三維模型數據等方面的研究,最終進行方案的構建,實現對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對于生產管理體系來說,可以說成為了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的主線,需要從管理模式、制度以及業務流程方面來進行相關的改造和發展,最終對于生產組織的運行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轉變。在生產裝備體系當中,可以說是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的支撐。在具體的運用過程當中,需要利用運行的存儲環境、數據的處理裝備以及生產管理裝備等多種方面來進行構建方法的研究,最終實現新技術的研制引進,升級裝備以及信息化的整合構建,建立起信息化生產和管理運行的基礎環境,其中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構建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在現階段的信息化測繪當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實際需求的分析,其中包含了生產、管理、工藝流程以及質量控制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測繪軟件硬件的基礎設備的同時,也需要最大限度的實現其系統本身的負載型和相關的流暢程度。在進行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不同方面的需求建設和分析,其中在本文當中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首先在生產管理需求階段,對于其中的生產管理組織需要實現多部門的協調合作現象,對生產或者服務進行科學有效的計量和預算,使得生產的整體過程變更和變化對于其進展和效率不會起到影響作用。因此在現階段的建設過程當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下的生產流程,來進行分析和總結,進行信息化協同生產模式的有效實現,最終實現對生產環節每一個流程的規范化管理。在生產過程中,常需要對項目進度、質量情況等信息進行匯總,從而可以實現對自動化目標數據的有效統計,解決了對生產進度的有效監督管理問題。在數據資料的管理過程當中,現階段的成果提交和管理方式都是在手工工作的方式下進行提交的,因此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容易造成數據的安全問題,因此需要對數據提交的方式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其次在對數據的處理需求方面,數字化航測遙感信息生產過程相對復雜,因此需要在產品生產和產品模式之前都存在著相對獨立的現象,生產的效率也相對較低。一般情況下,在現代化的信息測繪體系當中,需要利用攝影測量和遙感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處理。在這個過程當中,對于數據的處理需要最大限度的實現跨平臺、可伸縮、高效的集中式處理系統的現象。
最后在質量管理控制需求方面,需要利用各生產部門兩級質量檢查和成果管理部門的質量驗收的方式來實現對質量的科學全面的監控,將質量控制不斷的融入到數據生產環節當中,實現對數據質量的逐級控制現象。在此種現象情況下,需要對質量控制集中在生產的收尾階段當中,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生了返工的現象,則對于生產周期和生產成果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產品本身來說也得不到全面的保障。因此應解決逐環節的質量監控問題,并提供對各級生產環節質檢進度的可視化管理和調控,做到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相應調整。
除此之外,還要對數據的安全性需求做出分析,在航測遙感生產任務當中,涉及到了很多單位或者部門的信息數據安全,因此在此種情況下需要最大限度的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作用,保證數據地理信息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保密的效果,對于數據的版本以及數據安全都需要做出保障。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在開展信息化生產體系的改造的過程當中,充分的而利用數字化的生產基地來實現數字信息化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涉及信息流和數據流在不同網絡環境下的傳遞與交換,因此需要利用相關的網絡化安全技術,在開展網絡基礎設施環境改造的同時,保證網絡環境下的安全生產。
3 航測遙感生產的信息化對策
3.1 構建協同化網絡化生產管理體系
在進行信息化測繪生產工藝需求的分析和工藝流程研究的過程當中,需要實現對數據庫、流程以及信息系統的有效集成,構建出符合生產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測繪業務管理集成平臺,最終可以高效的融合基礎測繪各種生產工藝數據的相關處理,實現無紙化銜接全工序生產組織、調度、協同和全過程質量管理,可以提升測繪生產管理的效率。另外,還要建立起生產流程的信息化建設,在實現在數據流和信息化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化環境的建設,實現信息推送的過程。
3.2 構建工業化流水線式數據處理體系
在工業化建設當中,需要進行流水化的數據處理體系的構建,首先在流水式作業的建設當中,需要在服務架構、服務總線以及網絡服務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框架的充分集成,實現跨平臺的應用。其次還要進行集中式的處理,對于大量的遙感影像進行數據特點的分析,實現對不同任務以及數據源的處理工藝流程。利用對不同的資源計算情況下,來根據產品本身的需求進行插件的處理分析,實現其高性能的計算和靈活暢通。另外,在分布式作業體系方面,需要實現多種桌面作業端的接口改造分析,從而可以實現多種軟件設備的快速接入現象。
3.3 標準化質量控制
在保證測繪生產的高效和數據的有效性方面,需要進行質量的有效控制。在設計與生產工藝的流程當中,需要進行質量控制環節、方案以及質量控制流程的有效結合。首先需要建立起質量數據庫,利用質量管理數據庫來作為核心進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在生產流程當中需要對各種環節進行定義檢查,其中包括了作業自查、過程檢查以及成果檢查等,對于檢查當中所存在的電子記錄需要進行統一的收集進行存儲在質量數據庫當中。利用智聯管理數據庫來進行不同方式的分析和評價。
3.4 網絡化數據安全保密
最后還要實現網絡數據化的安全保密現象,利用信息化的體系來實現數據安全和保密的要求。在數據安全和監控的過程當中,需要對于信息流的上下游層進行管理網絡,來實現對網絡端口的有效控制。對于數據安全和存儲備份方面,需要利用規范的安全保障制度進行系統的維護和數據安全的基礎保障,比如系統維護制度、數據定期備份制度、各種緊急情況的應急措施等,從人的管理入手保證系統和數據的安全。
4 結語
綜上所述,航測遙感生產的信息化需求屬于一個系統化和多層次化的結構體系,在信息化需求當中,需要對生產管理需求、數據處理需求以及質量控制需求等多種因素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做出分析。對于航測遙感生產信息化的需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航測遙感信息的生產現狀做出分析,最終把握到航測遙感生產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方向,最終達到信息化優化改造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卓嵩,付昕樂,楊井源.協同式柔性信息化航測生產管理模型[J].測繪科學,2017,(10):161-164,175
[2]胡湘陽.信息化測繪體系中航測遙感數據管理及其信息統計系統設計[J].大科技,2017,(13):195-196.
[3]屈穎,鞏垠熙,陳思宇,等.信息化航測生產技術體系構建探討[J].測繪技術裝備,2017,(2):24-26.
[4]董勝光.GeoEye-1影像的空間信息提取及其三維地圖制作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