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力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這也使得社會各界對于優秀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提高,各個學校都紛紛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興趣,促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中。對此,建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十分重要。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以操作為主的學科,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新穎性、可操作性,很受小學生的喜歡。但是從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際看,學生往往是由于課堂上可以玩游戲、聊天,而無法高效率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這就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建設高效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使得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更加積極地進行信息技術知識探究、學習。
一、 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信息化發展的深入,各界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不僅可以滿足新課改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手段。新時期下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相應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技能,另一方面還應該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問題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用信息技術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交流,這就打破了傳統的師生交流壁壘,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課堂知識內容探究。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各界的深入發展,對于具備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人才的要求也持續增多,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還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滿足了學生綜合發展需求。
二、 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策略
(一) 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良好的課堂準備是建設高效課堂的基礎,因此,在實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充分準備,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如果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一視同仁”方式,必然會造成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情況,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該充分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更加針對的實施分層教育。其次,教師需要對教學素材進行充分準備,教師一方面要立足于教材及學生現實情況,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保證教學素材的豐富、生動、形象,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多媒體》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5分鐘,為學生播放一個多媒體發展歷程視頻,并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多媒體的特點、功能、應用等進行初步認知,接著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引導學生將自己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標注出來。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充分了解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沖突點,然后在課堂上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結合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及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能更加積極地進行知識探究。
(二) 打造合理的教學情境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信息技術課程有很高的學習興趣,甚至可以說是對信息技術課程十分期待,但是對小學生的期待動機進行深入剖析,就可以發現,有很多學生是奔著游戲、視頻來的,并不是真正的為了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中,教師還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場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從周圍比較熟悉的場景、事物中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理解、感悟,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情境中的相關問題,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信息技術知識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拍攝數碼相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出一張張學生在學校的照片,并讓學生說說這些相片都是怎么來的。學生可以輕松地回答出“是利用手機、相機、平板電腦拍的”,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都說說怎樣可以讓拍攝出來的相片更加清晰,學生會說調整焦距、選擇角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有一種專門拍攝高清相片的照相機,那就是數碼相機,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數碼相機的照片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大膽的猜測數碼相機的特點。通過這樣平等、自主、和諧場景的建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師也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進行知識探究。
(三) 課后總結升華
在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中,課后總結升華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在實際中,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實踐操作、導學案等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堂學習活動進行回味,促使學生可以發現課堂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彌補,促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良好完善。在課后總結升華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思考、探究,例如教師在講解《設計班級網站》的相關知識時,在課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分別制作一個班級網站,然后讓各組學生對設計出來的班級網站進行交流、評價,讓各組學生說說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使得學生在實踐中歸納之前學過的知識。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建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學習,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極大影響。因此,在實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立足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更加高質量的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項強.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5(34):55-56.
[2]潘麗新.淺談對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認識[J].中華少年,2017(23):128-129.
[3]王睿琴.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5):188-189.
[4]趙竹青.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8):57-58.
[5]沈茹.基于信息素養理念下的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J].好家長,2017(11):47-48.
作者簡介:
陳碧茹,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石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