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盼盼 王鳳武 佟玲 儲玉婷
摘 要: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化的職業,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有發展潛力的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廣博的文化素養和精深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嫻熟的教學技能。本文揭示培養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意義,研究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理論基礎,完善化學師范生的培養策略,以期培養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提高化學師范生的從教技能。
關鍵詞: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策略
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是化學師范生培養目標的重要核心內容,隨著近年來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實行國家統一考試制度,量化考核師范生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對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研究現狀較分散,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學師范生教學設計的訓練和某一項教學技能的訓練,如:化學師范生的實驗技能訓練、化學師范生的說課技能訓練、化學師范生的實習活動研究。缺少理論基礎分析,對教學技能的量化評價也很少涉及。
一、 培養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意義
(一) 有利于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提高
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水平,不僅決定著他們以后能否走上教師崗位,也嚴重影響著他們在教育事業上的健康發展。加強師范生技能的培養,對于促進師范教育改革,提高教師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養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有利于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課程的完善
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訓練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合格的化學師范生,其基本功首先應該是教學語言的規范表達和機智化表達。教學語言中最重要的是教學口語,而體態語和書面語都是輔助口語的語言,起著強化的作用。其次是課堂教學順序的組織,主要通過導入新課技能、課堂教學提問技能和結束課技能來體現。
最后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勃勃生機,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還需要教師的教學機制。所以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也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把各個教學技能割裂開來。不能停留在傳統課堂的設計與訓練步驟中,僅圍繞著教學技能的理論知識進行灌輸式講解和導向式訓練。
(三) 有利于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策略的突破
首先是理論基礎的完善和突破。目前師范生教學技能的訓練主要是斯金納程序教學指導下的微格教學模式,理論基礎單一。
其次是教學技能訓練模式的突破。目前化學師范生技能培養的訓練環節和評價環節存在脫節現象,主要體現在“重”實踐訓練“輕”評價反饋,原因是缺乏教學技能考核評價的標準和實施方法,目前主要還是定性評價,缺少量化評價。
二、 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策略
(一) 豐富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課程資源
目前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課程資源主要是《化學教學論》及相關選修課程,強調從課程與教學理論、中學化學課程內容和教學環節中常用的教學技能三個維度進行教學理論及技能的培養。
而化學師范生需要更多的實踐課程及相關資源,以滿足微格教學、教育實習和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對教學技能的需要。
增加課前學習資源,如:中學化學教材分析、中學化學優質課視頻觀摩、優秀化學教學設計學習、往屆教學技能訓練的實況錄像等,讓化學師范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入教學技能的操作性訓練環節,豐富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課程資源。
與重點高中化學一線教師合作,及時獲取高質量的優質課觀摩資源以及中學化學中對教學技能的最新具體要求。引入學生參加實踐,負責教學技能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獲取真實可靠的訓練反饋信息,也有助于訓練學生從事教學研究的能力。
(二) 系統化科學化教學技能培養的理論基礎
首先,理論基礎學科化。目前師范生教學技能的訓練主要是斯金納程序教學指導下的微格教學模式,學科特點被弱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我們可以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把程序化教學技能訓練理論學科化,按照化學知識的邏輯順序和教學特點把教學程序進行調整和優化。
其次,把有意義學習理論引入教學技能訓練的系統中,讓化學師范生在教學技能訓練前先進行有意義的化學教學設計訓練,從中學化學教材分析入手,逐步進入到教學技能實踐訓練中,這樣可以強化化學師范生在教學技能訓練中的主動參與性,提高教學技能訓練的實效性。
最后,教育生態學為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提供新的視角。教育生態學作為一門學科,是教育學和生態學兩個學科相互滲透的結果。教育生態學強調在自然、客觀真實的教育生態完整的情境中研究教育規律以及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旨在通過科學研究提高教育活動的普遍適用性和可應用性,建立合理的教育生態環境,提高教育的效益和效率,促進教育的全面發展,促進人才的快速成長和發展。教學技能的培養也應該在完整真實的教學活動中進行,而不是被割裂的教學技能訓練環節。
(三) 教學技能訓練模式和評價模式的突破
在實踐訓練的實施環節我們可以采用微課設計和實踐訓練,將“微格教學”訓練模式改造為“微課”模式。在微課模式中,以體驗式學習為基礎,而不再是以往簡單的微視頻教學;并且將微課設計和教學技能實踐訓練案例置于固定網站,供師范生重復性學習使用。
建立系統的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評價考核辦法具有重要的實踐應用價值,將傳統教學技能訓練中的定性評價變為定量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有效提高教學技能培養策略的可操作性,填補化學教學技能培養方法中的一項空白。
(四) 促進學生自主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技能展示的藍本和依據,教學技能的培養離不開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教學技能的培養是為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而一份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是進行教學活動的有力保障。
對中學化學教學內容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梳理,比如:按照教材的版本、按照化學知識的邏輯主線和按照化學知識的類別,讓學生學會有效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有效利用豐富的化學知識和教學資源,完成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是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必要條件。
(五) 增加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實踐訓練的機會
我國重視基礎教學教師的培養,針對高等師范院校的學生專門組織了各類教學素養和教學技能大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師范生教學技能和教學素質大賽,積極給學生尋找學習交流的平臺,只有在交流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發現問題,才能不斷進步。
三、 結語
科學系統的教學技能培養策略,可以高效提高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提高從教技能,提高應聘競爭實力,進而提高化學師范生的就業率。通過理論分析為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尋求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使實踐訓練系統化、科學化。
制定教學技能訓練的細則和評價標準以及考核表,為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提供量化考核依據,是技能培養更精確化。對化學師范生進行教學技能的理論培訓和實踐訓練,在訓練中不斷修正和完善教學技能的培養策略,優化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策略和有效培養模式。以期不斷提高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為其走上工作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做一名優秀的中學化學教師!
參考文獻:
[1]周淑晶,李秋萍,劉紅,張鵬霞.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策略研究[J].廣東化工,2016(24):152-153.
[2]陳紅兵譯.(美)桑特洛克(Santrock J).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陳旗敏.教育生態學視野下的課堂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1):109-111.
[4]宋彬.對高校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的思考[J].大學(研究版),2014(7):27.
作者簡介:
徐盼盼,王鳳武,佟玲,儲玉婷,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師范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