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方式正在發生著變化,其中小組合作學習便是教育專家們所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實際教學中被諸多一線教師所采用,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課堂教學中,仍有些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認識不清,組織不到位,讓學生合作淪為形式,成為課堂擺設,并未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為此,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圍繞小組合作學習展開了論述,重點闡述了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當下我國課改所推崇的三大學習模式之一,依據廣泛在中小學實際教學中得到應用。由于不同學科知識構成體系不同及同一學科不同教學階段知識難度存在差異,造成小組合作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組織和運用也有有所區別。因此,不同學科不同學段,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課堂教學時,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就如何打造高效數學課堂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一、 有關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的概述
當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老師會在實際教學中經常運用小組合作模式組織課堂教學。可以這樣說,小組合作模式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老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對此種教學模式的內涵、實施現狀及意義概述如下: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在新課改過程中被提及和推廣的,該種學習模式要求學習者事先要明確課堂學習任務,然后通過小組或者團隊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去完成課堂任務的一種互助性學習。該種學習模式,極大地發揮了學生課堂自主性,是對傳統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的否定。
(二)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實施現狀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已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較廣泛應用,但由于老師課堂小組活動組織的不合理,小學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也常流于形式,出現“假合作”“不合作”等現象,主要表現為:小組成員間不愿相互討論,學生小組合作的主動性不強;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時,其他組成員七嘴八舌的插嘴現象嚴重;學困生被邊緣化等。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有效果,難以得到充分發揮,還造成了課堂秩序的混亂。
二、 借助小組合作打造小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若運用得當則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對如何借助小組合作打造小學高效課堂提出一些策略。
(一) 合理劃分合作小組,打下高效基礎
運用小組合作打造高效課堂,前提是分好組。合理的分組才能確保不同小組間實力均等,搭配恰當,進而更好的激發小組間的競爭欲望,提升課堂的有效性,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就小學數學而言,合理劃分合作小組,具體可以這樣做:(1)依據素質和能力分組。為保證小組間合作和談論有效推進,在分組時就應該考慮到組的規模,一般小組應以4人為一組,不宜過大。(2)明確組內任務,讓每個組員有事可做。
(二) 科學篩選合作內容,彰顯高效價值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而言,其所涉及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都值得借助小組討論模式展開討論,小學數學課程也不例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借助小組合作模式組織的教學內容應該重點的、富有探究性、值得討論的內容。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分數乘法》時,總不能讓學生討論1/3 ×7/2=?這兩個分數相乘等于多少吧?在運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時,選擇的合作內容應富有探究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認識扇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在講授扇形統計圖基本構成后,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生活中可能用到扇形進行統計的情形,并讓每組學生舉例說明。下面是一些小組繪制的扇形統計圖如圖所示:
圖1至圖3是不同小組經過討論分析所得的扇形統計圖,通過這類題目的討論與解答,既能檢測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掌握情況,也能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及繪制扇形統計圖的能力,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 恰當進行課堂點撥,確保高效推進
小組合作討論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上適時依據學生的討論狀況及課堂各種教學環節的推進情況,進行課堂點撥顯得十分必要。換句話說:課堂上適時的課堂點撥,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環節的推進意義突出。要想做大課堂上的適時點撥,具體可以這樣做:(1)適時給予及時指導。小組合作時,有時會因小組內部成員時間把握不準,而出現小組討論難以維持的局面。這時,作為課堂的總指揮者——教師應依據課堂出現的情況給予合理指導。老師給予學生指導,可以是提示式指導,也可以是點睛式指導。(2)合理調控課堂,確保課堂教學節奏有序推進。課堂有固定的時間,小組間討論雖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也不能拖延課堂時間,致使小組的討論問題得不到解決。所以,作為老師要精心設計討論流程、環節,減少小組間討論沖突的產生,再通過合理課堂調控,讓小組討論向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四) 實行多元評價結合,實現高效反饋
小組合作中,不同組別之間可能會存在實力差異,同一組別內部學生的成績水平也會存在差異,這就決定我們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解決,應該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的情況、遇到的問題及其表現給予評價。具體來說,在實際教學評價過程中,可以構建個人自評、小組自評以及教師評價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模式。或者構建小組合作的個人行為評價、合作狀況評價、合作效果評價三維評價模式,以做到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評價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掌握相關數學問題,達到高效反饋的目的。
三、 小結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被中小學很多教育者所認可和推崇,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應充分認清小組合作模式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的優勢,積極的采用合理劃分合作小組,打下高效基礎;科學篩選合作內容,彰顯高效價值;恰當進行課堂點撥,確保高效推進;實行多元評價結合,實現高效反饋等策略來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沈同浩.實施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J].才智,2014(36).
[2]王永勝.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17).
[3]劉永祥.調動學生積極性,構建合作學習模式[J].華夏教師,2014(06).
作者簡介:
馬麗麗,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新營鄉黃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