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婷
摘 要:“好的開始就是一半的勝利”,如果在一堂課的開端,老師如果能巧妙生動的導入知識,那么就能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營造出良好的上課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導入方法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正文將根據自身的經歷,論述一些數學教學的導入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導入;導入方法
一、復習導入法
數學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連貫性,新知識要求在舊知識基礎理解并加難,要求學生更深刻的去認識。在教學課程開始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更加了解,是讓學生接受新方法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去學習和掌握未學習過的知識。
老師可以在復習以前知識的時候問一些題目來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似懂非懂的時候導入新課,這樣能讓學生去主動尋找答案。其關鍵在于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理解書本內容,找出連接新舊知識的紐帶,題目的設計也要要運用舊知識,并且更多的放在新知識的了解上。
二、直入導入法
直入導入法就是直接說明教學的標題,在這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就告訴學生什么是這堂課的重點內容。在數學教師上課中,開頭就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所要學習的是什么,以及這節課那些內容比較難考試比較容易考到,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并且節省出上課的時間。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識和要了解的重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開始就定好課堂的學習目標。
這種導入方法適合教學的內容和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沒有什么紐帶,不需要去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在課堂一開始就告訴學生這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直接接受新的重點。比如老師教函數這一節的內容時,就可以使用直接導入法,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冪指數,現在我們來學習另一種函數——指數函數。讓學生了解這節課要掌握的就是指數函數。
三、實例導入法
實例導入法就是運用生活的例子引入課堂內容。數學起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部分數學問題不能直觀的讓學生去弄懂,這個時候生活中的例子和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比這些數學問題生動形象,從而教師將數學問題從身邊的事物引入,會讓學生更加認真聽課,達到最好的講課效果。
這種導入方法適合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可以由故事引出,并且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好理解。就像學生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內容時,教師講述爬梯子的這個案例來導入知識,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就了解到什么是傾斜角,傾斜角和生活有什么聯系。如果比較枯燥的數學內容,教師可以講一些數學近代史,讓學生了解這個知識是怎么來的。
四、操作導入法
操作導入法能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真知。學生自己動手的過程就是探索知識的過程。這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生興趣,在動手的時候邊動腦,使學生對于知識更加了解并且印象深刻。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能發現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從而在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能夠置身于學習之中。
這種方法能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學生教老師聽,讓學生在這堂課中成為主體,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去得出知識。就像在學習等腰三角形性質這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剪出一個三角形,并且這個三角形兩邊相等。通過使用工具去發現性質。通過老師的言語引導,讓學生自己說出答案。
五、類比引導法
將課堂中的知識與學生所知道的東西進行類比,能夠激起學生的疑問,從而讓學生自己想要去學習。比如在“圓”的教學過程中,讓他們思考汽車和自行車輪子的形狀,都是什么圖形,然后讓學生們想象如果這些輪子變成三角形和正方形會有什么不一樣。通過類比,就讓學生產生了疑惑,為什么圓就可以,別的圖形就不行的,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的學習氛圍活躍起來。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向學生傳輸新的知識,學生就能更快的理解。
很多的知識都能進行類比,讓學生從類比中進行知識的遷移,帶著疑惑去了解新知識。
六、留白導入法
留白導入法就是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去思考。數學要求學生的邏輯分明,所以一些知識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如果在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在課堂的一開始用一些問題去設置一些懸念,就會讓學生想要去探索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然設置懸念的時候要把握力度,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太深奧也不能太膚淺。如果太深奧那么學生望而生畏就會喪失探尋的想法,這么想也不知道。那么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問題問的太過于簡單,讓學生覺得沒有探尋的必要,一下子就寫出來了,那么也不能起到效果。
[參考文獻]
[1]郝麗娜.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D]. 河北:正定縣北早現學區南崗中學, 2015
[2] 李曄.淺議數學課的導入方法[D]長垣縣魏莊鎮第三初級中學
[3]張國鵬.淺談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方式[D].三門峽教育信息港(教學研究)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 數學系,浙江 臨海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