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杰
【摘 要】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初治痰陽肺結核病癥的效果。方法: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66例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中,通過抽簽法的形式將6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33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曉度、護理滿意度指標。結果: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度分析中,觀察組總知曉率91%高于對照組70%,兩組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護理滿意度分析中,觀察組總滿意率94.2%高于對照組73.1%,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對肺結核患者加以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升護理依從性,提升護理滿意度,這對于臨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治痰陽肺結核;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76-01
臨床護理路徑模式[1],主要是醫學護理模式中不斷創新的一種新型理念,在患者住院期間進行的個體針對性護理[2],對特定的一種患病人群,以時間為主線,通過入院時的分析、住院中的研究以及住院后的隨訪等,來讓患者了解護理目標,自覺的參加到病癥護理中[3]。針對于此,本文將通過護理過程中的健康教育內容中,以臨床護理路徑的形式對初治痰陽肺結核予以分析,評定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數據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我院共收治66例初治痰陽肺結核患者,采用抽簽法的形式將6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33)和對照組(n=33)。
觀察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中位年齡(54.1±15.8)歲,初中學歷18例、高中文化5例、大學文化10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中位年齡(54.0±15.6)歲,初中學歷16例、高中文化5例、大學文化12例。通過SPSS17.0軟件計算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組間對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抗結核藥物治療,而后予以健康教育指導。主要方法是護理人員進行個體指導,群體指導以及ppt講解宣傳等,向患者以及家屬發放健康知識手冊,主要向患者講解病癥要點。
觀察組加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具體方法為:①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制定較為詳細的健康教育指導表,進行有計劃以及有過程的健康指導;②我院科室根據對結核病患者的多年護理經驗,根據患者病癥的情況,征得主治醫師的允許,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指導表格,表格中包含教育的時間、教育方法等。
研究工具中,包含 頰叩幕咀柿稀⒉≈⑵藍ū恚饕諶蒞員稹⒛炅湟約敖逃潭鵲取Mü俅不だ礪肪兜南喙匾螅辛俅不だ礪肪侗淼撓τ茫晗趕蚧頰囈彩鲆皆夯肪場⒉》康幕舊枋幌晗趕蚧頰囈檣苤髦我絞σ約盎だ砣嗽泵疲輝誚兄瘟頻墓討校刂埔常⒏嬤頰哂τ玫幕埔┪鎩*?
患者入院后,當值護理人員依據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填寫基本情況以及病情評定表格。在第1-3日由責任護理人員進行效果評定,對沒有掌握的要點進行宣教,在第4-5日由護理人員評定,對知曉率低的患者進行再次宣教。
1.3 判定依據 兩組患者在出院前填寫調查表,對護理工作進行判定和統計。
1.4 統計學分析 對66例患者數據予以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度分析以及護理滿意度分析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予以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度分析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理解程度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 通過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十分滿意30例(91%),一般滿意1例(3.2%),治療過程中保持患肢靜止。同時,要讓患者及早戒煙以防止尼古丁導致血管痙攣和收縮而引起再植患指壞死。讓患者進行中耳調壓動作,防止其發生中耳氣壓傷,其中主要是讓患者在開始加壓時采用吞咽法、拒絕法和捏鼻鼓氣法完成調壓動作訓練。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面部抽搐和呼吸困難等情況,及時完成對患者中毒先驅癥狀的處理,減壓時做好保暖措施并觀察患者的傷口變化情況等。
不滿意2例(5.8%);對照組中,十分滿意20例(61%),一般滿意4例(12.1%),不滿意9例(26.9%),組間比較X2=5.3455,p=0.0207。
3 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數據證實,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后的觀察組,對健康教育知曉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知曉率91%高于對照組70%,兩組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這和臨床護理路徑確定了教育目的,強調了時效性的目的相符[4]。另外本次研究得知,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就越低,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教育水平過低造成對結核病癥知識的缺乏,無法及早的認識病癥,及早的進行治療,讓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能夠獲得健康教育內容,了解肺結核的治療主要方法以及護理的相關要點。同時本次研究證實,觀察組總滿意率94.2%高于對照組73.1%,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臨床護理路徑提升了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流程,讓患者以及醫護人員參與到對病癥的管理中。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讓每一位為患者護理的人員提升了專業技能,不再僅僅重點培養高年資護理人員,而且強化了護理團隊的意識,培養護理人員的自律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同時降低了醫療糾紛的發生幾率。因此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敏, 譚守勇, 李艷,等. 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痰菌陰轉情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 廣東醫學, 2015(4):538-540.
[2] 龔年金. 左氧氟沙星及胸腺肽聯合2HRZE/4HR方案治療初治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及對痰上清液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6, 24(7):117-120.
[3] 馬亮亮, 陳雪林, 黑文明,等. 老年糖尿病并發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痰菌陰轉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防癆雜志, 2016, 38(8):649-653.
[4] 史廣超, 劉鑫, 楊小靜,等. 初治痰涂片陽性肺結核單發空洞的影像觀察對療效及預后評估作用[J]. 中國醫藥導刊, 2017, 19(2):133-134.
[5] 尹麗花. 臨床護理路徑在初治痰陽肺結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5):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