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金枝
摘 要:向課堂要效益,是新課改以來教師探討的主題,有效課堂也是教師的不變的追求。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先學——有效課堂助推器的論題,從有效先學的角度,論述有效課堂的構建的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先學;預習;策略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自主先學、先學后教模式,也是新課改形勢下的教師追求和不斷探討的新型教學模式,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的新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講”—“聽”的單一模式,為先學、自主、探究的模式。下面,筆者就如何先學后教、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問題,談幾點體會。
一、精心設計“預習”任務,促有效預習
“先學后教”的第一步是“先學”,“先學”有效,課堂教學才有效?!跋葘W”是否有效,教師對“先學”任務的設計是關鍵。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課前預習的任務,讓學生課前對教材“先學”,初步感知和把握教學內容,把握學習目標和學習的重難點,了解再預習中的疑點,利于課堂上針對性地聽講、探討和活動,從而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
對于四下《認識計算器》的教學前,教師設計預習任務:
(1)了解計算器的五大功能鍵:_____鍵、_____鍵、____鍵、_____鍵和_____鍵。
(2)用計算器計算7356+1346=?方法為:
a.按開機鍵____;
b.依次輸入____、____、____和____鍵;
c.按“___”鍵;
d.再依次輸入數字___、___、____和____;
e.輸入“_____”鍵顯示結果;
f.消除記錄,再次按_____鍵。
(3)先用筆算,再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哪個快、哪個更準確:
7825-2138=? 226×39=? 8312÷8=? 37291+84731-73826=?
如此的《認識計算器》的課前自主先學,學生對于計算器的構造、使用計算器的方法等初步了解,也通過計算方式的比較,認識到計算器在計算中的準確性、快捷性,從而激發學生對這節內容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為課堂學習和交流埋下伏筆,也保證了后期的教學效果。
二、設計課堂“先學”任務,促探究學習
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倡導探究合作學習,數學教學,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師為主的模式,以教師提出探討性問題、設計和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為主要形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如《面積單位的認識》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自主先學的內容,設計和呈現檢測預習情況的思考問題,主要從基本概念出發,通過填空題、問答題鞏固對面積單位的理解,如: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 )、( )
(2)邊長(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我們的( )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可以寫成( )。
(3)邊長(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可以寫成( )。
(4)邊長(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寫成( )。
通過對這些問題探討后,讓學生對m2、dm2、cm2等有了初步感知,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對所預習知識的跟蹤檢查,也利于強化自主預習的習慣的養成。
課堂自主探究學習,教師也可以提出探究性、拓展性、開放性的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構建、積極探究。如《認識整體的幾分之一》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前引導學生主動預習、課堂之初對預習的檢查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合作學習任務,如:(1)例1中,每份的個數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如果把10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些蘋果的幾分之幾?如果把一筐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筐桃子的幾分之幾?(2)試一試中,都是12個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數為什么不一樣?這些問題的討論和探究,促使學生對幾分之一的充分的認識,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為下一環節的“挑戰自我”的活動打下基礎。
三、設計“當堂訓練”任務,強化自主學習的效果
“先學后教”模式,“學”和“教”不能明顯地割裂,“學”是在教師的主導下的學,“教”是教師在學生“學”中有“疑”的情況下的指導。以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模式中,“當堂訓練”“當堂檢測”是“先學后教”的重要環節,新課改下的課堂模式,總起來說“三步走”——學、教、練。
“練”什么的問題,是先學模式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是在問題和任務的引領下,通過問題的討論、任務的完成,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如《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教學后,筆者讓學生看下面的圖片,并且填一填、說一說每一個球和每個蘑菇是整盒球以及整盤蘑菇的幾分之一。這個練習,強化本節課的中心內容——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意義的理解和運用,目的是即學即練,學以致用。
當堂訓練是“先學后教”模式不可小覷的環節,是對自主學習的檢驗,是自主學習效果的強化,針對性、探究性、實踐性的訓練,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也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以致用的意識,也通過當堂訓練,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促進有效課堂的構建。
“先學”是“后教”“強化訓練”的基石,是有效課堂的基礎,有限先學,促進有效課堂的生成和構建。教師應注重“先學”的指導的策略的研究,從課前預習任務的設計,課堂先學、探究任務的安排以及探究活動的開展、當堂訓練的組織等,需要教師巧引妙導,學生學得有效,課堂更精彩。
參考文獻:
[1]劉秋芳.小學數學課堂“先學后教”的策略研究與實例剖析[J].新課程(上旬),2017(5).
[2]代維旺.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探微[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2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