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數學作業的設計作為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一個重要通道。教師應該立足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數學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本文對當前數學作業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方法,以增強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作業優化 數學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15-02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的設計好壞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數學作業的設計可以為學生鞏固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它可以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系統的認知。通過課后作業可以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反饋給教師,并立足于作業之上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一、初中數學的特點
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較起來難度有明顯的提升,初中數學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更側重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和辯證思維。它更強調符號化、形式化。主張讓學生學會運用邏輯推理進行數學變換。而目前數學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并不能達到這些目的,為此教育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精神,開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使其發現數學特有的魅力。而作業作為課堂和課下的一個重要銜接,因此數學作業優化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初中生的特點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整個教學過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初中生的心理和身體都處于一個未發展完全的狀態,和社會的接觸較少。隨著他們心智的成長,獨立意識逐漸覺醒,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極力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又不夠自信,缺乏意志力。此外,初中這個年齡段處于叛逆期,想擺脫別人的約束,嘗試大人的行為,不加以正確的指導容易走上彎路。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還應注重他們的心理變化加以正確的引導。
三、當前數學作業當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內容形式單一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敏感期,對于多數學生來說,數學是很枯燥的。而目前教師布置作業時內容單一老套,仍然采用傳統的筆答作業。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聽懂,在課后做作業時將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再加上本身學生就對數學枯燥的內容興趣不高,單一的數學作業只會讓學生更加厭煩。在如此循環之下學生的數學成績逐漸的受到了影響。
(二)教師思想傳統,作業量大
在新課改的條件下,學生中考的壓力較大。再加上學校的教學質量檢查,教學評優等制度,導致學生長期處于一個緊張的學習環境。其次數學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題海戰術,數學作業的布置多而不精。盡管在課后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作業,但是卻沒有針對性,只是單純的給學生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對題海戰術對提升學生的成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實際上學生負擔過重,對大多數題目都是不求甚解,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數學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
根據當前的情況來看,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上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布置作業時教師經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整個班級的學生作業都一樣。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能力。有的同學基礎好,他們做這些作業就顯得有些浪費時間,而同時也會打擊基礎差的同學的自信心。因此作業設計上時應該考慮到其針對性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初中生比較貪玩,部分學生還有點懶惰,課下教師留好作業,學生懶得動手。
四、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一)控制數學作業數量
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優化設計時,要適當控制作業量。教師布置數學作業時應該根據教學進度,從練習冊當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例題,或者根據課堂內容自行設計一些題目,爭取讓學生做到會解一題,就會解一類題,題題有多解。為了鞏固加深知識,再做一些有必要的訓練。這樣學生做起來不會感到無從下手,還會按質按量完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做作業的熱情。相反,作業量太大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在長時間的做題過程當中,學生身心疲憊,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加深與鞏固。大量的錯題讓學生產生懼怕和消極心理。因此,作業布置一定要把握好數量尺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出發,盡量做到少而精,適當的減少數學課外作業量。
(二)作業形式實現多樣化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學生作業量大,繁重的書面作業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抑感,降低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在優化數學作業時應該盡量的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數學作業的難度不能太大,應該和上課的例題難度持平。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動手實踐性作業,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去測量操場的長度,調查社區人口情況進行統計,到校門口觀察車流量,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得到優化方案。或者讓他們自己選題,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鍛煉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遇到問題可以自己查閱資料,在小組活動當中學會了合作探究,還使學生放下負擔,釋放壓力,同時提升了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優化方式,促進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作業布置的針對性
由于初中生的基礎差異性較強,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基礎進行作業優化設計。實現數學教學的分層化,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首先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根據每個同學的基礎將作業分成三個檔次。基礎好的同學做一些拔高性的題目,側重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智力的開發,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數學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的數學題,側重例題或者和例題相仿的題目,注重鞏固課堂內容,是他們的基礎更穩固。針對成績中游的同學,教師可以布置混合型題目,將基礎例題和和拔高題目混合起來。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綜合能力。
(四)創新數學作業內容
在進行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自己設計作業的習慣,擺脫練習冊的依賴。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為了減輕工作量直接使用練習冊給學生布置作業。但是練習冊當中的作業缺少針對性,并不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敢于創新,在練習題的基礎上應該開辟自己對數學教學獨特的見解,以實現數學作業內容設計上的創新。比如勾股定理一章的學習當中,練習冊當中的題目比較老套,教師可以從歷年的中考題目中選取一些創新度較高的題目進行改編,使教學真正的向中考看齊。其次自己布置的作業中,學生可以擺脫答案的束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作業布置的創新實現了作業評價工作的創新。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中教師不僅應該做好對學生作業的評價,也應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學效率。這種作業優化方式可以使教師更好的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目標。
總結:
初中生數學作業優化設計是發散學生思維,檢查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它為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了信息傳遞,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業優化設計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初中教師應該根據數學課本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適當的對作業的數量進行調整,創新數學作業的內容,實現作業的多樣性,從而不斷地提升初中數學作業的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朱雅君,優化作業設計 提高初中數學作業的實效性,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
[2]丁玲,新課標環境下初中數學作業量的優化研究,黃岡師范學院,2014
[3]易君良,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中學教學參考,2017
[4]姜華,新課改下初中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課程教育研究,2016
[5]朱俊杰,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幾點思考,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