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越來越昭示意識形態對于翻譯的影響和操控作用。從語言與意識形態以及閱讀與意識形態的緊密關系可以得出翻譯天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黑奴吁天錄》體現出譯者直接運用意識形態進行操控。本文以該譯著為例分析譯者如何介入到兩種意識形態的角力中,并利用意識形態的工具對原著實施操控。
【關鍵詞】意識形態 操控 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05-02
一、意識形態
人們對于翻譯的看法已經掙脫了語言的牢籠。翻譯行為被各種理論流派推入到文化、歷史和意識形態的懷抱中。在人們眼中意識形態本身具有虛無縹緲和難以捉摸的特點,其本身的字面含義是指思想觀念的學問。伊格爾頓認為“意識形態是一套為了利益而爭奪的文本,或者維護或者質疑居于整個社會歷史生活中心的權力機構”(Eagleton, 1985: 116,筆者譯)。Ruth Wodak (1989:40)認為意識形態是一套基于價值判斷和態度的系統觀念(a system of ideas based on value judgment and attitudes)。阿爾都塞拓寬了人們對于意識形態的認識,把它作為一種物質存在和一種客觀無意識的結構,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僅局限于思想觀念、價值判斷以及態度之類,而且還拓展到含有意象、思想、神話和概念的表象系統。無論如何定義,社會意識形態都應該包含宗教哲學思想、社會價值判斷和普遍的觀念態度等內容。
二、意識形態與翻譯
意識形態與翻譯的關系可以追溯到意識形態與語言的關系。Fairclough把意識形態定義為常識性的假設觀念(common sense assumptions),并且認為語言和意識形態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Fairclough 1989:2)。正是因為語言與意識形態關系的緊密性或者難以分割性,翻譯注定天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一方面,語言是意識形態最主要的表現工具或者載體。思想觀念和態度都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另外一方面,語言的使用本身會受制于各種形式的意識形態的影響。
三、意識形態對翻譯的操控
勒菲弗爾(1992:7-14)認為意識形態對于翻譯的影響表現在翻譯動機可能是受到意識形態方面的觸發,另外在翻譯時要受到意識形態因素的制約。作為改寫者的譯者一方面不時會壓制與當時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直接抵觸的文學作品,在另一方面他們通常會改寫外域文學作品直到其被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所容納。
通過近年來人們對于意識形態與翻譯的研究,人們看清了意識形態對于翻譯的影響。意識形態有時候躲在后臺,有時候又沖向前臺對于翻譯進行操縱和影響。當意識形態躲在后臺時,它間接地操控著翻譯過程,即通過譯者及其語言對于翻譯文本產生影響,譯者一般不會意識到背后的看不見的手;當意識形態處在前臺時,譯者基于屈從或者叛逆流行社會意識形態的原因而操控譯文,譯者的主體意識介入到翻譯過程中。
四、譯者介入的操控手法
《黑奴吁天錄》的翻譯所體現出譯者的歸化翻譯策略,譯者直接介入到兩種意識形態的角力中,通過降低原意識形態的影響和注入新意識形態的內容的手段完成其操控作業。盡管林紓(1981:2)在《黑奴吁天錄》的“例言”中指出,“美人信教至篤,語多以教為宗。顧譯者非教中人,特不能不為傳述,識者諒之”,但同時也明確表示“是書言教門事孔多,悉經魏君節去其原文稍繁瑣者。本以取便觀者,幸勿以割裂為責”。這些話語表明了譯者對于宗教內容矛盾的心態,但通過分析不難發現,譯者對于原文的宗教內容大刀闊斧進行刪改。譯者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手法對意識形態的內容進行操控。
1.刪除
筆者發現,譯者大量地刪除原文中宗教相關內容。僅以以下兩例加以說明。在例1中,譯者只是翻譯了前面一輪對話,后面的內容作了刪除處理。不難發現,后面涉及很多宗教的內容,講述湯姆在臨死之時用宗教信仰去感化昆蒲。這一大段的刪除顯然是譯者故意為之。在例2中原文提及圣經以及上帝的慈愛,整個段落在譯文中卻不見蹤影。
2.概括
概括也是譯者常用的手法,寥寥數語表達原文中譯者認為繁瑣的宗教相關內容。在例3中,原文中是湯姆在夢中夢見夜娃,夜娃充當上帝的牧師給湯姆誦讀圣經當中的話語,給他傳達上帝的福音。原文話語所傳遞的信息翻譯出來了,但其宗教意蘊卻完全消失了。
3.替換/覆蓋
替換的手法就是利用譯入語社會意識形態成份替換原文中的外域意識形態成份。這個手法在《黑奴吁天錄》運用較多。在林紓時代的中國,判斷人們的行為舉止可以用“公理”來衡量。而在原文反映出的價值判斷標準為基督教義。正常的翻譯應為:是否正確和符合基督教義。
4.添加
添加是指在譯文中注入原文所沒有的成份。添加的情況不多見,但譯者在經意或不經意間會偶爾為之。在例8中,“為善之心”是譯者添加進去的,“善”也是中國人所尊崇的一種道德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林紓, 黑奴吁天錄.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1
[2]張小波, 張映先. 從古籍英譯分析意識形態對翻譯的影響. 中國科技翻譯, 第19卷1期, 2006年2月: 30-42
[3]蔣驍華.意識形態對翻譯的影響:闡發與新思考.中國翻譯,2003,(6): 26-29
作者簡介:
項莉(1981.9-),女,山東省淄博市人,碩士,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英語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