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婷婷
摘 要:社會高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樣帶來了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等嚴重問題。為促進可持續發展,保護地球生態平衡,必須加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培養。兒童是我們的未來,加強對其環保教育對于人類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其中良好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垃圾可以得到很好的處理,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的重新利用有重要作用。因此,筆者就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培養的重要意義出發,探討了大班幼兒垃圾分類意識和行為培養的多種途徑,希望與各位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討。
關鍵詞:大班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如何培養
進入21世紀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同時帶來的環境污染環境問題成為了當前中國面臨的重要生態問題。作為環境污染中的主要因素,垃圾進入土壤、空氣或者水源中會引起各種污染,生成有害物質,并破壞其質量,影響正常生態功能,長遠下去勢必導致生態系統的毀滅;同時,不少垃圾在經過一定處理后可重復利用,這對于當前存在的能源短缺的問題也具有改善意義。因此,對于垃圾進行分類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節約資源。大班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啟蒙時期,這個階段進行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培養教育可以促進他們環保理念的形成,影響他們的未來生活,進而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
1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培養的重要意義
1.1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現如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創造大量垃圾,這些垃圾中大部分為有害物質,且不易分解,隨意丟棄會損害土壤、空氣或者水體,造成嚴重環境污染。而如果能對垃圾進行分類,根據垃圾的屬性(如毒性、是否能夠分解等)進行分別處理,避免直接進入環境,從而減少環境污染,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因此,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培養可以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觀念,在未來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動去維護生態環境的建設,利于國家的未來發展。
1.2節約資源,可持續發展
由于經濟建設和社會需求的增長,地球上的資源被大量開發和利用,加上地球上能夠供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能源有限,能源短缺已成為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雖然一部分人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并采取了相應手段應對,但效果并不明顯。而垃圾中存在可回收垃圾,將其分類挑選進行相應處理可重復利用,這樣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節約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培養,可以讓他們認識垃圾回收的重要意義,并提前了解能源短缺的問題,并從實際出發,節約使用每一份資源。
1.3未來環保事業進步的重要基礎
現階段中國環保問題突出,但是解決方法的制定與實施還存在許多問題,如環保政策制定不夠完善、實施過程不順暢等,甚至還有部分人對于環保持無視行為和態度,這充分說明環保意識并未深入人心,這嚴重限制了環保事業的推進。而幼兒是國家的未來,對于幼兒進行對于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培養,可以讓他們早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養成環保觀念,形成環保習慣,這對于未來環保事業的順利實施有重要影響,甚至培養出獻身于環保事業的人才,能夠有效促進環保事業的進步。
2培養大班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多種有效途徑
2.1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習慣的培養
習慣是最好的老師,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培養時,應注意培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習慣。大班幼兒年齡同樣較低,接觸的事物很少,因此認知水平有限,許多東西要進行學習才能夠了解。因此,這個時期的幼兒所學習的內容是他們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對于他們未來習慣的形成也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對幼兒進行生活教育的過程中,應時刻引入垃圾分類教育,使他們初步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有垃圾分類習慣,這對于他們日后的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可以對教師內的垃圾箱貼上標簽,如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并舉例教育幼兒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引導幼兒將垃圾丟入正常的垃圾箱,比如讓他們將礦泉水瓶等扔入可回收垃圾箱,將塑料袋等扔入不可回收垃圾箱。同時,對于將垃圾扔在錯誤垃圾箱的幼兒進行行為糾正和鼓勵,對正確扔垃圾的幼兒進行表揚和獎勵,這樣,能夠很好的讓幼兒在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是培養大班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的重要基礎。
2.2加強與幼兒家庭的合作交流
家長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有關研究表明,幼兒家長對于幼兒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幼兒極易受到家長的影響而形成相應的觀念和行為,當然,這里包括不良行為和良好行為。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做到表率作用,隨意亂丟垃圾,這些讓孩子看在眼里,也學到心里,甚至在學校接觸的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也蕩然無存。這不僅影響著幼兒園的正常教育,還影響著幼兒未來的正確發展。因此,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教育時,應加強與幼兒家庭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可設立微信群對家長進行宣傳,讓他們了解幼兒教學內容,了解自身行為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使他們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對孩子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開展更多的親子活動,讓他們在與孩子的玩耍過程中對其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進行培養,由于家長對孩子的親和力,此效果遠好于幼師。因此,幼兒園應加強與幼兒家庭的合作交流,聯手教育孩子,一起實現教育目標。
3總結
本文從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培養的重要性出發,探討了其改善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與促進環保事業推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幼兒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培養的多種途徑,以期能夠為幼兒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肖玲,單寶順.幼兒園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7(5):12-14.
[2]車春蕾,劉巧華.淺談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J].內江科技,2015,36(4):93-93.
[3]張曼曼.關于改善我國垃圾分類現狀的思考——基于對某大學學生垃圾分類意識和行為的調查[J].綠色科技,2018(8).
[4]王艷玲.大班健康活動:《垃圾分類》[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2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