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芳
摘 要:高中與其他階段相比,學習任務繁重,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重視高中體育教學勢在必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注重體育知識和技能傳授時,更加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高中體育教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
一、教師教學理念的創新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本質即未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體育活動參與興趣低下,未形成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導致其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在高中生中,肥胖群體數量與日趨增。基于此,就需要高中體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體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時,也應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通過主動走近學生,融入他們的群體,了解他們在體育學習中的困惑和疑問,做學生體育學習和鍛煉的良師益友。為了培養學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教師可采用新的溝通交流方式,如微信、QQ等方式,來進行交流和互動。只有教師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身作則,才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轉變其學習態度,使他們在面對體育學習和訓練時,更具主觀能動性。
二、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思維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依據教材“照本宣科”地講授體育知識,要求學生亦步亦趨地跟隨老師的示范來進行學習,這樣單一的教授模式,缺乏教師對動作技巧的講解和學生的積極思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習效果不佳。基于此,就需要教師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師在教學時應增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的聯系,通過講解每個體育項目的注意事項、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來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具備娛樂性、人文性、趣味性等特點的體育項目,以此來點燃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新課程體育課教學采用了選修和必修相融合的課程模式,教師可從這個模式出發,將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因材施教,為弘揚學生個性提供嶄新的平臺。其次,教師應對健康進行重點研究和重新定義,將學生的健康發展列為體育教學的重心之一,通過將教學內容的細化,來實現教學的多樣化。最后,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競技體育的重要作用。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具有明顯的不同,它對于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和愛國意識具有積極意義,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或其他賽場上的比賽畫面或人物采訪等視頻來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組織各種形式的競技體育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體育核心素養。
三、學生評價方式的創新
在體育課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為在單一的評價模式下,教師僅以達標或未達標來衡量學生,忽視了對他們學習過程、學習努力情況、學習差異性等方面的考量,導致學生產生“努力無用”的思想,甚至還有的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基于此,就需要教師轉變思想,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問卷調查、與學生多交流、互動等方式來全面了解學生,與此同時,還可通過電話的方式了解學生暑假、寒假在家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上述方式來建立與家長的聯系,穩固家庭與學校、家長與教師的關系網,共同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創造全方位的環境。因此,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不妨在注重自身評價的同時,讓學生和家長參與進來,通過學生自評、家長評價等方式,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自我評價的加入,尊重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對發展他們自我教育、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等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想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該階段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對學生評價方式的創新三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改革,使體育教學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還對學生體育品格、精神、體育素質等方面進行培養,使其通過體育鍛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應對高中時期的緊張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緊緊圍繞體育教學的時代特點和學生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征來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來實現學生健康發展和體育教學質量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勝瑜.芻議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J].西部皮革,2017(12).
[2]居梅芳.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