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生
摘 要:隨著科技的創新,學校對教師在教學中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滲透多媒體設備的有關內容。從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動畫模擬功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演示實驗的功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的功能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對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設備;初中數學;發散性思維;動畫模擬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動畫模擬功能
數學教師在教授數學概念、數學規律、幾何圖形等的過程中,由于想要在課堂時間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動畫模擬功能。
例如,教師在教學《軸對稱》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軸對稱圖形的有關內容,并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功能將圖片制成動畫的形式;然后,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動畫中的內容,在觀看之后說一說你們了解到軸對稱圖形具有哪些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抽象的、乏味的、靜態的數學知識得到了全新的呈現,學生一改以往被動的學習態度,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演示實驗的功能
學生對多媒體呈現的內容往往印象深刻,有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還能復述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多媒體和數學學科進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媒體設備中演示實驗的功能,擴展教學空間,增加課堂容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激活他們的記憶功能。
例如,教師在教學《整數的乘法》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出問題“兩個連續奇數的積是323,求出這兩個數”;然后,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學生積極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說:“設較小的奇數為x,另外一個就是x+2,x(x+2)=323,解方程得:x1=17,x2=-19。所以,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另外一種解題方法,并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動畫中的演示內容,在觀看之后說一說具體的解題步驟。”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內容提出了另外兩種解題方法“設較大的奇數x,則較小的奇數為323/x,則有:x-323/x=2,解方程得:x1=19,x2=-17。同樣可以得出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設x為任意整數,則這兩個連續奇數分別為:2x-1,2x+1,(2x-1)(2x+1)=323,即4x2-1=323,x2=81,x1=9,x2=-9。2x1-1=17,2x1+1=19,2x2-1=-19,2x2+1=-17。所以,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
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的功能,實現了人機交互,并借助啟發式教學法,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重要方式,也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進度,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的功能
數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教師在教授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等知識時,由于其過于抽象,導致學生理解起來具有較大的難度,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基于此,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特點,將數學學科中抽象的、靜態的數學知識進行轉化,使其變得更為形象化和直觀性,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轉變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看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設備等來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將直觀性教學和抽象性教學巧妙結合起來,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的乘方》一課時,就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這節課的教學重點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負數的意義,具有判斷正數和負數的能力;教學難點為:理解負數的概念。為了更好地解決負數的概念問題,在上課之初,我先利用多媒體呈現了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一些例子,如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為-155米,我國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米;家庭月收入為9214元,月支出為-3514元:通過對比,讓學生感知正負數的意義。在觀看了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之后,我在課件中提出了兩個問題。問題一:正數和負數有什么區別?負數前面的“-”符號有什么意義?問題二: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數量?隨著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注意力發生了轉移,開始從多媒體直觀形象中向抽象的數學知識過渡,有效降低了學生的認知難度。
總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對多媒體教學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將其與數學學科科學、合理地整合,實現兩者整合的最佳教學效果,實現教師高效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探究學習的多重目標。
參考文獻:
[1]趙云濤.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7(23).
[2]李燦釗.初中數學教學要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