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亞瑩
摘要:目前,思政教育已成為高校學生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除了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思政教育外,教師也應注意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在思政教學過程當中。作為中華民族的文明之魂,傳統文化也是我國的一項古老文明,從遠古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塑造了中華人民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觀念。高校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陣地,應積極向學生灌輸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本文將針對傳統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價值體現進行分析,并提出教育路徑。
關鍵詞:思政教育;傳統文化;價值
中華文明五千年,經久流傳,生生不息。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作為中華文明的創造力,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民族歷史上文化思想和道德傳承的載體。對于高校而言,思政教育不僅只在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實現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因此,高校教師應注意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中來。
一、關于傳統文化的價值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為己之學”,古時的人們就已非常注重道德修養,他們主張能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對于高校來說,要想將學生培養成有道德、有理想的人,除了要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也應積極對學生灌輸優秀的傳統文化。從某個角度來看,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也有利于學生道德修養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勵學生積極進取,自強不息;而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能讓學生學會規范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地處理自身人際關系。
(二)能夠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不管是公民價值準則,還是社會的價值取向,這都包括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吸收了大量的人類文明,對于傳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傳承和創新作用。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形成進而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所有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傳統文化其實也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總結,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身上都存在著。而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就是希望能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讓學生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極踐行。
二、關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一)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環境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思政教育也不僅只局限于課堂之上,不管是社會上,還是高校中,都能營造出傳統文化的氛圍。在高校中,學校就可以對校園氛圍進行合理的改造。比方說,在宿舍區、食堂或其他學生經常經過的道路旁,粘貼一些將思政教育和傳統文化結合的名言或圖片。另外,在日常的校園廣播播報中,也可以適當地推廣傳統文化,這樣學生不管是在路上行走,還是在食堂吃飯,都能聽到廣播中宣傳的傳統文化。通過這些方式,就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
(二)在思政教學中注意合理引入
高校思政教學的課堂就是教師引入傳統文化最好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教案設計,或是講課的過程中注意引入傳統文化,比方說適當地提出一些表達傳統文化的古言。而且,平時的教學重難點也可以將實際內容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講解,作業的布置也可以向傳統文化靠近。總之,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是最好融入傳統文化的,這也是一種最直接的表現。所以說,在實際情況中,思政教師也應注重這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感受到思政教育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
(三)思政教師自己要崇尚傳統文化
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來看,擁有一位優秀的教師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大家都知道,父母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其實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二則表現了老師的重要性。因此,在思政教育當中,為了能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融入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更了解傳統文化,教師本身也應崇尚傳統文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只有當思政教師自己崇尚傳統文化、自己能從傳統文化中找尋價值,才能夠更好地傳輸給學生,讓學生也能夠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弘揚傳統文化在當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高校中,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引入傳統文化,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加了解傳統文化,也能激勵學生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而且,在現在的形勢下,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傳統文化也符合時代潮流發展。思政教育和傳統文化相互融合,不僅能讓學生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