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才
摘 要:隨著網絡社會的飛速發展,網絡犯罪不斷出現,基于其取證上的困難,網絡犯罪打擊有一定難度。近年來,跨境犯罪分子開始利用網絡實施犯罪,從而出現了跨境網絡犯罪這一新興犯罪形式??缇尘W絡犯罪,主要是在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之間實施,犯罪分子利用二岸四地間合作上的疏漏逃避打擊。打擊跨境網絡犯罪,需要進一步加強二岸四地間的警務合作與交流,提高四地警方的快速取證和固定證據的能力,實現情報信息資源共享。
關鍵詞:網絡犯罪;四地;合作;共享
隨著國際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之必需,社會也已正式宣告進入網絡時代。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也被一部分違法犯罪分子所利用,高科技的網絡犯罪不斷出現。本身網絡犯罪就有取證難等諸多打擊上的困難,部分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跨境實施網絡犯罪,打擊難度更大。近年來,犯罪分子利用地區間法律制度差異,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之間的跨境網絡犯罪有上升趨勢,亟需加強警務合作予以打擊。
一、跨境網絡犯罪的種類
跨境網絡犯罪,是指同時具備網絡和跨境二個要素的犯罪??缇尘W絡犯罪既具備一般網絡犯罪的特點,其犯罪行為或犯罪結果又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的情形,其主要特征是犯罪要素跨越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文章探討的跨境網絡犯罪的范圍僅限于二岸四地,即跨越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的網絡犯罪。
(一)通過網絡實施的傳統非跨境犯罪
這類犯罪是指原本在一個地域就可以完成的普通刑事犯罪,但由于網絡犯罪的虛擬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犯罪行為地和結果地發生分離。比如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網絡勒索和網絡淫穢色情表演等犯罪。網絡賭球是較早發生的跨越粵澳兩地的網絡犯罪。在2010年公安部公布的十大網絡賭球犯罪典型案例中,就有四起是跨境賭博犯罪。
(二)利用網絡實施的傳統跨境犯罪
這類犯罪是指傳統上需要跨越邊境才能實施的犯罪行為,如走私、跨境販毒等犯罪。這種犯罪往往利用網絡購物平臺交易、支付寶付款、快遞公司送貨等途徑,使得網絡成為傳統跨境犯罪擴散蔓延的新方式,犯罪行為人不必跨出邊境便可以完成犯罪行為。近年來興起的跨境洗錢犯罪,為二岸四地的犯罪分子把錢洗白提供了機會,頻繁的資金流出流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屬于洗錢犯罪的資金。
(三)通過網絡實施的新型經濟犯罪
經濟犯罪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特征。隨著經濟及互聯網的急速發展,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法迅速與網絡科技結合起來。在網絡經濟犯罪中,犯罪分子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篡改輸入數據、非法修改程序、越過控制程序、控制信息傳遞線路和模擬程控輸出等方法實施各種經濟犯罪,包括網絡傳銷、信用卡詐騙、電信詐騙等。
二、二岸四地打擊跨境網絡犯罪存在的困難
(一)管轄權難以確立
根據“一國兩制”原則,港澳兩地在立法、司法方面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而臺灣更是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法律體系。各法域之間法律制度上的差異往往成為打擊跨境網絡犯罪難以突破的瓶頸,也是司法實踐當中面臨的主要難題。以網上賭博為例,由于賭博行為并不是在每個區域都是犯罪行為,又由于網絡跨境十分容易,涉案人員往往在賭博非犯罪區域(例如澳門)注冊賭博網站,進行犯罪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就不能對建立在澳門地區的網站行使刑事管轄權。
(二)跨境網絡犯罪取證困難
跨境網絡犯罪偵查主要是提取電子證據。電子證據取證困難主要表現在包括:一是收集到的電子證據的唯一性很難鑒別;二是電子證據本身的脆弱性,一旦損毀,就無法重現;三是電子證據形成證據鏈的過程比傳統證據更為復雜,對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完整性需要進行專門的鑒定;四是二岸四地執法和司法機關的設備、技術水平認定標準都會有所不同。
(三)跨境網絡犯罪偵查程序問題
跨境網絡犯罪案件偵查必須嚴格按照二岸四地的法定程序進行,由于四地偵查程序的法律規定上的差異,對跨境網絡犯罪的偵查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內地警方辦案需要到港澳如地區調取電子證據時,需要申請當地的授權法令。由于四方法律體制上的差異,電子證據的獲取往往涉及大量而繁瑣的司法協助和委托取證程序,而電子證據具有易失性、脆弱性等特點,這樣繁瑣的申請程序,難以滿足電子證據收集的及時性要求。
三、打擊跨境網絡犯罪的對策
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犯罪瞬間便能跨境越界,入侵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僅憑一己之力都難以有效打擊跨境網絡罪行。多年來,內地和港澳臺地區一直致力聯手打擊跨境犯罪,四地警務合作框架逐步搭建。
(一)加強二岸四地間警務合作與交流
1﹒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進行合作
國際刑警組織是各國刑事警察機關打擊跨境犯罪的重要合作平臺。1984年,中國加入國際刑警組織;1987年1月,為適應打擊跨境犯罪的需要,經公安部批準,廣東省公安廳設立了國際刑警廣東聯絡處。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進行合作的通道暢通,合作內容更加豐富。內地與臺灣地區,近年來的跨境網絡犯罪也不斷涌現,而內地與臺灣方面,直接的警務協作更少,打擊跨境網絡犯罪尤其需要國際刑警組織的協調。
2﹒開展工作會晤
隨著四地交流的更加密切和跨境犯罪的增多,內地與港澳臺警方的合作更加深入。定期與不定期的工作會晤是四地警方直接溝通的主要形式,內地公安機關主要是廣東公安機關與香港、澳門警方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高層定期警務會晤工作制度,以及不同層次的長效合作機制。通過會晤,四地警方能夠及時了解和研判四地治安形勢,總結合作經驗,更好地聯合打擊跨境犯罪活動。相對來說,內地與港澳的合作較為成熟,但在與臺灣方面的合作上,還有所欠缺,需要雙方的警務人員在可能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
3﹒進行情報合作交流
情報合作交流對于打擊跨境犯罪至關重要,偵查部門通過信息共享平臺能夠跟蹤掌握實時動態信息,并通過及時的研判獲取有用的情報。內地和香港之間的情報共享機制始于1997年的粵港澳首次刑偵主管會議。此后,三方情報合作交流逐漸深入。在臺灣加入二岸四地警務合作之后,進一步壓縮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間,確保犯罪分子受到必要的刑事追究成為可能。
(二)縮小各方法律之間的差距
由于四地規制網絡犯罪的法律存在較大差異,在短期內很難建立國際通行或相對統一的實體法和程序法,這也是犯罪分子實施跨境網絡犯罪最主要的原因。在堅持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應完善當前相互協助的程序規則,縮小各自立法上的差距,協調跨境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沖突。當前二岸四地間的跨境網絡犯罪,主要集中在賭博、詐騙、色情等違法犯罪種類,四地間完全可以在既有基本法律制度內不作大的調整的情況下,在主要的犯罪種類上實現認識一致,由主偵查地辦案人員進行偵查和辦案,確保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
(三)提高跨境網絡犯罪的識別及取證能力
網絡社會是技術主導的社會,跨境網絡犯罪具有高度的技術依賴性。雖然網絡數據易失易篡改,但電子證據還有系統性、多元性及一定的可靠性等特征,辦案人員如具備一定的取證能力,是可以有效采集與固定電子證據的。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四地應該定期對辦案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并提高其業務水平,對網絡犯罪實行“以技制技”的策略。提高電子證據的取證能力是較為容易實現的,徹底解決取證難的問題,關鍵在于時效,快速的獲取和固定證據是打擊跨境網絡犯罪之必需。
(四)建立跨境網絡犯罪案件協查機制
首先二岸四地警方建立并完善四地間跨境網絡犯罪信息平臺,進一步增強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建設,及時反饋情報信息,協力追蹤和鎖定網絡犯罪的來源。其次四地間要建立協助調查、取證機制,避免過多的程序或手續,力爭在警務系統內建立直接的聯系和溝通渠道。第三,要努力實現與臺灣的警務合作。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內地與港澳的警務合作相對較為成熟,而內地、港澳與臺灣的合作還較少,要在二岸四地警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有望實現跨境網絡犯罪分子在二岸四地間沒有活動的空間。
跨境網絡犯罪,是近年來新興的犯罪形式之一,但其實施,離不開二個核心要素,即跨越邊境和利用網絡。在跨境犯罪加入了網絡因素之后,取證問題成為了打擊跨境網絡犯罪的一大難點,但我們相信,隨著二岸四地警方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進一步加強法律上的認知,跨境網絡犯罪分子必定無路可逃,跨境網絡犯罪土壤必將得到凈化。
參考文獻
[1]皮勇.網絡犯罪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14.
[2]徐嵩.基于社會工程學和蜜罐技術的跨境網絡犯罪打擊策略研究[J].遼寧警專學報,2013(1):31.
[3]何金鵬,陳敏姬.論跨境經濟犯罪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9.
[4]王云斌.網絡犯罪[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28—30.
[5]于志剛.傳統犯罪的網絡異化研究[J].中國檢察出版社.2010.
[6]徐鵬.打擊跨境經濟犯罪警務合作制度建設與完善[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2(2):16.
[7]季境,張志超.新型網絡犯罪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193.
[8]許福生.兩岸跨境犯罪新情勢、新問題分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2(3):110.
(作者單位:云南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