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章建
摘 要: 本文以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及發展歷程、溝通協調機制平臺建設、教師師傅合作機制及師資隊伍建設、企業實訓課程開發、評價及保障制度建設等為著重點進行相關實踐和研究,探索和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 師資建設 課程建設 保障機制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及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現代學徒制是緊密聯系企業和學校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特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有效地實施工學交替、雙主體育人的理念;有利用雙方共同招生、共同培養模式的探索;有利于促進雙方資源更有效地整合及雙方更好地融合;有利于解決企業的人才需求及技術更新問題;有利于促進職業院校提高人才培養的前沿性、針對性和實用性。近年來在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好企業方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促進產業鏈、人才鏈與教育鏈的有效銜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選擇。
2000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興起,先后經歷骨干院校、特色院校、示范院校建設及現在的后示范時代,在校企合作方面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仍處于較淺層次。在高職院校“后示范時代”,現代學徒制正成為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培養模式。2010年教育部開始研究現代學徒制,2012年教育部開始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2014年教育部在全國選擇100所學校及相關企業進行試點,同時鼓勵各校根據實際條件,大膽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所以研究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及歷程、溝通協調機制及平臺建設、教師及師傅師資隊伍建設、企業實訓課程開發、評價及保障制度建設等對深化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和深遠的指導意義。
二、構建溝通協調機制,搭建聯合培養平臺
在瑞士、德國等西歐國家建立現代學徒制時,其行業協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負責對企業培訓內容、師傅資質、培訓場地等做詳細的要求。另一方面嚴格把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發放,從而從頂層保證學徒培養質量。但在我國當前制度環境下,行業協會不能真正擔當起這一職責,讓學校、企業這兩個不同屬性的機構合作,面臨非針對性的培訓條件及非對稱的溝通環境。當前,為了有效推進現代學徒制建設,很多高職院校通過政府搭建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或直接與合作企業成立實體型的組織機構,從而有效地搭建雙方溝通、合作的平臺。例如,2013年由隨州市政府批準,隨州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由44家單位組成隨州汽車職業教育聯盟。其中政府相關管理部門7家,科研院所1家,行業協會1家,規模汽車機械制造企業有28家,開辦有汽車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7所等構成,20多家企業老總及相關院校校長任副理事長。在市政府及教育局、經信委等主管部門的領導和規劃下定期召開校企合作理事會,協調布置相關人才聯合培養相關事宜。另一種模式,學校和企業共同組建新型實體。如某某醫院為某某大學附屬醫院,醫院院長為大學副校長,在醫院內部設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培訓教學科,由雙方共同派出相關人員負責落實。這種同等屬性醫護類人才培養實施的“資源共享、人才共育、院校共管”的院校緊密型溝通協調機制,在統一的組織領導下保證醫院和學校能夠共同及時地解決學徒培養過程中的問題,搭建聯合培養平臺,從而有效保障聯合培養學徒的質量。
三、構建教師合作機制,建設雙師結構資源庫
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企業師傅作為主要參與者,其積極性、能力素質是否達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相關要求,是現代學徒制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過去校企合作中最大的困難是企業的師資問題,一方面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般都承擔著較重的企業產品開發、現場技術指導及企業管理等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另一方面尤其是中小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較難適應相關的教學任務。德國在行業協會的配合下,政府專門頒布《企業教師資質條例》,對企業教師的能力素質進行專門的規定,只有取得相應證書的工程技術人員才能承擔相關培訓學徒的任務。為了促進企業師傅較好地融入學院教師隊伍中,我院在隨州汽車職業教育聯盟平臺基礎上組建了教學工作專門委員會。一方面,在教學工作專門委員會的基礎上建設企業教師(工程技術人員)資源庫,定期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活動。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企業教師參與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修訂;在實訓課程內容上,企業教師負責相關項目、載體的選取。另一方面,學徒在企業實訓期間采取雙導師制,學院理論課老師跟隊一起進車間輔導學生、頂崗鍛煉。利用職業教育聯盟平臺,定期聘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給企業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再者,為了更好地激勵企業師傅積極參與學徒培養,學院支付“帶徒”津貼,企業對所帶學徒的效果進行評比及獎勵,對于非常優秀的企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學院納入優秀教師工作室,并積極申報湖北省“楚天教學名師”。
四、構建課程開發機制,校企合作課程開發
當前由于我國現代學徒制還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全國院校眾多,省情市情校情各自不同,國家在人才培養質量、課程內容等各方面沒有統一的界定。但在現代學徒制實踐中如何有效地進行企業實踐課程開發,提高學徒在企業實踐、學習效率,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我院運用隨州汽車職業教育聯盟平臺資源,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在與隨州各專用汽車制造企業進行現代學徒制合作過程中,結合工學交替企業實習實訓內容,雙方共同確定汽車裝配實訓、汽車沖壓和焊接等加工實訓、整車綜合調試實訓三項內容,雙方教師共同開發《專用汽車裝配實習實訓指導書》《焊接應用技術》《專用汽車調試技術》等教材。一方面,通過教材的開發,不僅鍛煉、融合了雙方的師資力量,為學徒三次進企業實習實訓學習規劃了具體內容,確定了載體,大大提高了學徒企業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在三次遞進企業學徒實習實訓過程中,在課程內容上融入安全生產、企業制度、職業習慣、質量意識及職業生涯規劃等內容,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遵守紀律、堅持標準、追求卓越,并培養學生善于總結創新、可持續發展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五、建立多方評價體系,構建質量保障機制
要保障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的順利運行,就必須建立相應的質量保障機制,確保現代學徒制順利開展而不會轉化為“學生工”的必要措施。我院為了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學徒培養質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學徒培養評價考核體系。從考核內容看,實施理論考試、實際操作及答辯等多種考核形式,同時還參考了國家行業標準、職業資格證書鑒定,將考核結果納入課程體系實施學分管理。另外,試點專業跟合作企業制定每個崗位實訓的實習考核標準,從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師傅評價、企業評價四個方面全方位了解學徒的學習情況。從考核方式看,遵循過程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原則,主要考核學徒理論知識及相關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學徒工作表現及綜合素質、師徒協議履行情況等。從考核周期看,“師帶徒”培養每個崗位考核一次。并且根據考核結果建立定期檢查、反饋等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控反饋機制,通過評價結果改進教學管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最后,校企雙方建立師傅考核評價體系及評價機制,校企雙方每學期對師傅進行帶徒考核評定,評選優秀帶徒師傅,并對其進行獎勵。
六、結語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需求,涉及職業院校、合作企業及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及長遠發展,只有不斷創新多方合作的體制機制、豐富合作內涵、完善相關制度、培養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實現雙方及多方互利互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文勝.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構建的制度瓶頸及實踐探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
[2]武智,曹必文,傅偉.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