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杰
摘 要: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對教學的影響日益明顯和重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雙語課程的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金融市場與機構”課程開展了慕課教學改革。本文首先闡述慕課教學改革的背景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其次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論證慕課教學的效果,從校正T檢驗結果來看,慕課教學改革前后兩屆學生課程小測和期末考試的均值都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最后對慕課教學進行反思。
關鍵詞: 慕課教學 主動學習 教學效果 T檢驗
一、“金融市場與機構”慕課教學改革背景
“金融市場與機構”作為金融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和雙語教學,旨在讓學生掌握金融市場和機構的運作及其背后的理論,以及運用英語學習、討論和分析學科知識的能力。由于本課程為雙語授課,教學資料均為英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較為被動,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教與學的效果,本課程開展了慕課建設,先后完成了慕課知識點的確定、內容準備、拍攝及后期視頻校對與網站平臺的內容完善,并自2016級金融學專業開始推行慕課教學改革。
二、“金融市場與機構”慕課教學活動設計
(一)線上學習
線上學習主要集中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兩個環節。教師使用慕課平臺的任務點學習功能,在平臺設置10章的學習任務點,包括視頻任務點和作業任務點,要求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
在課前預習方面,要求學生在慕課平臺線上按時完成慕課視頻任務點的觀看預習。在課后復習方面,要求學生在慕課平臺線上按時完成每章的作業任務點及課程小測。
此外,慕課平臺學習任務點的設置采取闖關模式,學生需要按順序逐一完成各個任務點進行通關,其中作業任務點設置了達標要求,不達標將停留在該任務點直至達標為止。線上學習的表現計入課程的平時成績。
(二)線下學習
線下學習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環節。課堂教學分為新課導入、關鍵詞學習、新課講授與重點回顧等四部分,強調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和主動學習能力。
在新課導入方面,通過財經熱點的討論,引出新課學習重點。該部分由學生分組輪流負責,通過小組演講的方式,對熱點問題進行背景介紹和分析,并由教師提出相關思考問題。此項任務計入課程的平時成績。
在關鍵詞學習方面,通過新課關鍵詞的學習,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并讓學生對新課內容和框架有整體把握。
在新課講授方面,按照關鍵詞的思路進行,涉及慕課視頻任務點的內容,采取提問和習題的方式進行檢查,并視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知識點的補充講解和延伸教學;而涉及非慕課視頻任務點的內容,則采取講授和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
在重點回顧方面,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聯系新課知識回答新課導入部分提出的相關思考問題,并對其他相關案例或財經事件進行補充討論。
三、“金融市場與機構”慕課教學效果評價
(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慕課平臺設置了課程任務點,以闖關模式要求學生課外完成。由于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前按時完成視頻任務點的學習,教師能通過慕課平臺的統計功能了解班級學生的視頻觀看總時長和反芻比,在課堂教學時能更加有焦點和針對性,突出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由于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前按時完成慕課視頻任務點的觀看預習,給傳統課堂教學騰出一些時間。因此,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更多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小組演講、習題訓練等,鞏固和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激發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三)加深學生基礎知識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慕課平臺設置了課程任務點,學生能在課外進行多次學習。通過慕課視頻任務點的學習,學生對課程的基礎知識點更加清晰。此外,通過完成慕課課后作業任務點和小測,學生能對線上和線下所學知識進行訓練,進一步鞏固加深對課程基礎知識的理解。
(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慕課平臺設置了課程視頻任務點,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由于有了課前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重點更加清晰,聽課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適當減輕學生在雙語教學課堂上的學習壓力。
(五)提高學生學習靈活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慕課平臺設置了課程任務點,每章以“視頻+課后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課外完成。由于本課程與手機客戶端APP進行關聯,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登錄APP隨時隨地觀看慕課視頻,對課程基礎知識點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四、“金融市場與機構”慕課教學效果實證分析
(一)研究對象
本課程慕課教學自2016級金融學專業開始推行,因此,選擇金融學專業2015級與2016級學生進行慕課教學改革的前后對比,分析兩屆學生在課程小測和期末考試的成績差異。其中,2015級學生156名,2016級學生171名。
(二)考核方式
兩屆學生的課程小測與期末考試在考核知識點范圍、題型、題量、難度和要求上均保持一致,考試內容相近,課程授課教師相同。
(三)統計方法
采用Stata 14.0軟件對兩組學生課程小測和期末考試的成績進行錄入和分析,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和獨立樣本T檢驗。
(四)統計結果
1.課程小測成績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金融學專業2015級與2016級學生的課程小測成績符合正態分布。與2015級學生相比,2016級學生的平均分高出4.22分,90分以上學生比例高出2.78%,60分以下學生比例低6.28%。
由于兩個獨立樣本的方差不齊,因此,采用校正T檢驗對其均值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在95%的置信區間下,備擇假設2的P值0.0063小于0.05,因此,可以拒絕原假設,說明金融學專業2015級與2016級學生課程小測成績的平均分在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
2.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金融學專業2015級與2016級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符合正態分布。與2015級學生相比,2016級學生的平均分高出3.37分,90分以上學生比例高出3.31%,60分以下學生比例低出8.43%。
由于兩個獨立樣本的方差不齊,因此,采用校正T檢驗對其均值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在95%的置信區間下,備擇假設2的P值0.0277小于0.05,因此,可以拒絕原假設,說明金融學專業2015級與2016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在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
(五)結果討論
從上述兩個樣本校正T檢驗的統計結果來看,金融學專業2016級學生課程小測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顯著高于2015級學生;此外,2016級學生課程小測和期末考試90分以上的比例均高于2015級學生,60分以下的比例均低于2015級學生,說明本課程慕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五、“金融市場與機構”慕課教學反思
(一)加強移動技術應用
在課堂教學方面,應充分運用手機客戶端APP相關功能輔助教學。例如,在檢查學生慕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時,可通過手機客戶端APP發布習題,讓學生在手機上完成答題,實時查看學生答題情況,并根據統計結果制定補充講解的內容;在課外學習時,可通過手機客戶端APP組織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問題討論和互動答疑。
(二)強化督學功能
在教學管理方面應充分運用慕課平臺的統計功能,定期檢查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并通過慕課平臺向進度落后的學生發送消息提醒,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習,并進行后續跟蹤。
(三)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在課程備課方面,應充分參考慕課平臺反饋的學生學習情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做好學情分析,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增強課程教與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黎紀東.基于慕課的教學實踐過程及效果實證研究——以“證券投資分析”課程為例[J].新校園(上旬),2018(1):93-95.
[2]于洪濤.高等學校混合式教學改革效果評價案例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29-133.
[3]馮桂玉.基于慕課背景的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1):61-62.
[4]童藤.“慕課”視域下的金融學教學改革路徑選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11):143-144.
[5]袁德承.淺析“慕課”在經濟金融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7(30):231-233.
[6]孫良斌.基于建構主義的《金融學》本科教學模式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5(4):92-93.
[7]周銀香.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滿意度的統計分析——基于多分有序Probit模型的實證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