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
摘 要:21世紀人類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科技革命的推進,促使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應運而生,其中網絡教學模式被逐漸應用于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并煥發出無限的光彩,深刻地影響著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小學數學教師處于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沿,以網絡技術為契機,營造更為寬松的網絡環境,利用網絡式的教學手段,促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完善、豐富,從而全方位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對策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逐漸融入教育界中,并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發揮出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各學科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潛心研究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創新,實施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桎梏,深入地挖掘網絡環境中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大大地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以網絡技術引領課堂教學的變革,實施切實可行的創新策略,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欲望,改革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手段,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改革更加深入地實施和推行,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真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就在網絡環境下實施哪些教學模式創新的對策,進行如下探索:
一、利用網絡技術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
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種器官,是進行學習的主要載體,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器官,才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從而深入地理解學科知識的內涵,掌握其中的真諦,以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最終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運用網絡技術,創新教學模式,總結出學生的感官與學習、感官與記憶之間的密切關系,制作出符合學生身心特征的網絡課件,充分體現網絡技術交互性的優勢,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在教授“時分秒”這一單元中“我們贏了”這節課的內容時,可以先從學生的生活中攝取幾組畫面,然后掃描進電腦中,接著利用網絡技術給每個畫面配上鐘面,讓學生能清晰地觀看到時針、分針在不停地轉動,在優美的音樂、熟悉的畫面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真真正正地感受到鐘面上的時間轉動規律,明白24小時就是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兩圈,知道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這種圖文并茂的生動畫面,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愉悅的情緒,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參與效果更加顯著。
二、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寬松快樂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網絡技術不僅能為課堂提供大量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更能為學生帶來寬松快樂的教學情境,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意識更具生命力量。小學數學教師引入網絡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人機對話的功能,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溫馨、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具創新性,教學思路更加新穎巧妙,更能吸引住學生。比如在學習“組織比賽”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生活中的情境為題材,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創設寬松快樂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從而逐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最終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自主的學習。
三、利用網絡技術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深深地影響著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教師一味地主宰課堂,沒有學生的立足之地,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關系僵化、難以協調,變革陳舊的教學模式,運用網絡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滯后的狀況,構建知識體系,尤為必要。小學數學教師在網絡環境的背景下,走下“神圣不可逾越”的講臺,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引領者,引導學生展開研究性、探索性的學習。比如在進行“線段、射線、直線”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在屏幕上展示一組圖形,然后讓學生辨認直線和線段,接著把線段向右邊無限地延伸,拋射出一條射線,讓學生從中感悟射線的形成,從而使學生較容易地找出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總而言之,網絡技術作為新穎、先進的教學手段,逐漸主導課堂,成為目前新課改下各學科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彰顯出無比的優越性,大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成功地引入網絡技術,運用上述對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中解放出來,促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伶俐.網絡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探究[J].福建小學數學,2015(11):134-135.
[2]徐元根.關于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6(9):48-49.
[3]葉洪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與網絡技術的融合之我見[D].華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