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導入語是一節完整的課程教學的起始環節,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導入語的呈現技巧,因為精彩的導入語可以激發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集中高中生的學習注意力,引導高中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政治課堂教學,有助于提升高中政治的課堂效率,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政治;導入語;呈現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28
作者簡介:張 燕(1984—),女,陜西大荔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教學。
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導入語呈現技巧,在開始時就激發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引導高中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以保證教學的高效進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導入語呈現技巧進行重點探究。
一、多媒體導入——以“趣”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強調以背為主,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能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運用新教學技術,在課堂導入時就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使高中生產生求知欲望[1]。教師采用多媒體導入,以“趣”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融于一體,抓住高中生愛看視頻、歌曲的特點,給高中生以視覺、聽覺上的享受,激發高中生對本節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學時,教師在本節課導入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歌曲視頻。學生通過欣賞優美的歌曲視頻,體會愛國情緒,以及民族團結的和諧氛圍,之后教師再導入課程內容,講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師以充滿趣味性的多媒體形式導入課程學習,使高中生能輕松愉快地開展本節課的學習。
二、設疑導入——以“奇”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
高中政治知識點多,而一節課的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時,需要盡快地將高中生從課間休息狀態調整到課堂學習狀態。教師在教學導入時可以巧妙設置疑問,以“奇”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激發高中生的好奇心,讓高中生迅速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同時引導高中生帶著思考開展本節課程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教學時,教師在本節課導入時,可以設置疑問: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有什么不同?教師通過設疑導入,激發高中生的好奇心,讓高中生帶著疑問學習,有助于高中生在教學時抓住重點內容進行學習。
三、時事導入——以“新”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中,如果教師只講解純粹的理論知識,那么就會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教學效率不高[2]。教師在導入時,可以采用時事導入,以“新”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利用國內外最新的時事新聞,調動高中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讓高中生養成關注時事政治的習慣,開闊高中生的視野,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學時,教師結合“兩會”召開的相關熱點新聞,以該時事為導入語,講解有關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論知識。教師通過導入時事,將我國根本政治制度這樣抽象的政治理論與時事新聞結合起來,有助于高中生掌握理解課程教學內容。
四、生活實例導入——以“實”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政治課程教師不僅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而且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時,需要緊密聯系高中生的生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讓高中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識是具體的,而不僅僅是抽象的知識。教師以生活實例導入,以“實”呈現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有助于高中生結合生活實例,體會到政治課堂的教學意義。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結合“郭美美”事件,以此為導入話題,安排高中生討論交流對該事件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處理零花錢的,然后教師開始本節課的講解。教師通過生活實例導入,通過發生在生活中的實例讓高中生更容易接受與政治教學有關的價值觀的教育。
綜上所述,精彩的導入語可以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讓高中生以良好的學習狀態開展整節課程的學習。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課堂導入時,需要注重巧妙設置導入語,采用不同的呈現技巧,在每節課開始時,就讓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切實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玉蘭.小議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語設計技巧[J].文理導航(中旬刊),2012,21(10):64.
[2]朱廣磊.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導入“四字訣”[J].教師,201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