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各個領域中的深度滲透融合,電子政務成為當前我國職能機構辦公的主要趨勢。電子政務為推動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新時期下,將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與電子政務結合起來,深化政府行政職能轉變,加快行政管理改革步伐,不斷提升行政管理實效成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利用電子政務開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性進行分析,隨后剖析了我國政府傳統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以電子政務加快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途徑方法,旨在促進我國基層政府行政管理取得實效。
關鍵詞:電子政務;政府;行政管理;探索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當前已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對社會活動產生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不論是社會管理方式還是社會生產的活動方式,都在經歷日新月異的變化,對于政府工作而言加快政府行政管理職能轉型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電子政務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電子政務就是基于信息技術手段而創新的一種行政管理手段,實現了對政府傳統行政管理方式的深度革命。借助電子政務手段開展新時期下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是適應和滿足公眾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日益增長的需求的本根途徑。
一、利用電子政務進行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一)電子政務是時代發展下政府行政管理的必然產物
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帶動我國科學領域取得顯著進步,信息技術作為科學技術領域的一個分支,更是取得了傲人的發展成績。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其與各領域的融合程度也越來越高在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產生碰撞時,電子政務這種新興的行政管理系統的出現成為必然。當前,電子政務在我國政府部門中的運用有利于打破傳統行政管理方式下,行政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等,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對行政資源進行重組,打破了傳統管理模式下各地政府之間信息不暢通的弊端,架起了一座各地政府部門之間溝通和合作的橋梁[1]。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在不斷進步,對政府部門行政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政府辦公透明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電子政務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公眾的這一需求,使得政府和群眾中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二)電子政務是創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必然選擇
隨著我國社會的綜合發展,公眾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需求日益增長,為了滿足公眾對行政管理事業越來越高的要求,促進我國行政管理事業不斷向縱深發展,加快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方式創新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借助電子政務進行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有利于穩步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雖政府行政管理來說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基礎,提升政務工作的信息化、公開化、透明化齊齊發展。同時電子政務的發展還有利于政府執行管理辦法時所需要的行政信息和資源,在有效的成本范圍內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同時,電子政務的出現對政府行政管理而言不僅是一種管理技術的革新,更是一次管理水平的上升,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系統已經比較規范,借助電子政務系統進行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發展已相對比較成熟。
(三)電子政務帶來政府結構改變的必然結果
政府職能以及執政能力等受政府結構的深刻影響。隨著公眾對政府行政職能轉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國基層政府近年來的工作中越來越強調改革轉型,為滿足人們的利益和需求。但由于受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工作中官僚主義思想的影響較深,在我國基層政府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官僚主義表現,對公眾的合法權益形成負面影響,對加快政府職能轉型造成阻礙,這對構建和諧穩定社會也是十分不利的。電子政務系統的出現通過緊密聯系政府各部門之間、各地政府之間的工作為核心,有力改變了傳統行政管理模式下的政府職能結構,從而對政府轉型、政府決策以及政府行政形成連帶影響,大大提高了政府執政的民主性,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二、我國政府部門在傳統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效率低下,管理模式老套
長期以來我國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深遠,因此這段時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對我國政府行政管理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政府職能模糊、行政管理模式落后等原因大大降低了基層政府的行政效率,甚至出現了超越法制建設范圍外的管理手段,很多不屬于政府管理范疇的事政府強行參與管理,導致管理缺位、錯位等現象[2]。管理模式的老套和行政效率低下又進一步造成政府行政管理缺失。
(二)政府行政信息透明度不夠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發展,人民的民主意識在不斷加強,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需求也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公眾要求知曉政府的工作內容,政府理應將政務信息適當進行公開透明化處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政府政務信息公開不夠,在公眾的監督縣進行行政管理的工作制度不健全、不落實,對公開的信息隨意性較強等現象,決定了我國基層政府在公開行政管理信息相關工作上還停留在表面,無法滿足公眾對信息公開的需求。
三、電子政務推動政府行政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落實電子政務系統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決定電子政務信息建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加強政府行政管理的工作過程中首先就要落實好電子政務系統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貧困地區政府中,上級機構更要從資金、技術、專業人員配置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搭建符合地區實際發展的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確保電子政務建設在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取得實效。此外,主要政府部門要牽頭加強制定電子政務系統建設指南,督促下屬政府機構大力推進電子政務系統基礎建設,保障公眾對政府行政的基本知情權。
(二)加強政府職能轉型建設
當前,我國政府工作強調向服務型政府轉變,這也是政務職能轉型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我國政府工作的宗旨和根本路線是為民服務,因此新時期下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有利于緊密聯系政府同群眾之間的關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3]。借助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向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是為民服務導向下政府發展的根本途徑。在具體的工作中,政府部門要注重加強建立群眾咨詢機制和反饋機制,加強與群眾中間的溝通交流,將服務型政府向縱深蔓延,讓群眾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三)加強行政管理人員思想建設
行政管理人員作為落實電子政務建設、深入推進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落實的關鍵因素,其思想認識和作風觀念是影響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因素,也是推動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行政管理人員對利用電子政務系統開展工作的思想建設、確保電子政務建設在基層政府中落實對行政管理工作改革至關重要。結合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加強對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造、深化落實反對“四風”等相關工作要求,嚴格落實行政管理人員考核機制,以提高基層行政管理人員開展服務工作的意識。
結語
總而言之,今后一段時期,電子政務建設將成為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工作的主旋律。政府要想取得新的發展,就需要對傳統行政管理中不利于與公眾之間緊密聯系的工作因素進行改革,而電子政務對滿足公眾對行政管理信息的公開化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只有不斷完善并建立電子政務工作機制,轉變行政管理人員傳統落后的管理思想和工作辦法,加快政府職能轉型,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才是新時期下深入推薦和諧社會主義社會構建的根本思路。
[參考文獻]
[1]張秋寒.分析電子政務建設與政府行政管理創新的互動關系[J].管理觀察,2013(32):134-135.
[2]王瑩瑩.分析運用電子政務改進政府行政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6(24):357-358.
[3]汝媛.電子政務與政府行政管理改革[J].商,2016(32):124-125.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源鄉人民政府,福建 三明 35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