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團隊建設是中等職業院校內涵建設和提升的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本文以作者所在專業為例,闡述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過程,提出打造優秀教學團隊的內容和目標。
關鍵詞:內涵建設;現代學徒制;教學團隊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我省出臺了《省教育廳關于以內涵建設引領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協調發展的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高我省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教學團隊建設是我省中職內涵發展行動計劃中的重要一項,教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以我所在的樓宇智能化專業教學團隊為例,隨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學團隊在學校的領導下,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得到不斷提升,積極探索了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也得到質的提升。接下來我通過團隊組成,制度保障,團隊帶頭人,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五個方面闡述本專業團隊建設的實踐經驗。
1專兼職的團隊組成
樓宇智能化專業教研室成立2012年,目前有校內外專兼職教師9人,其中校內專職教師7人,同時,聘請來自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公司的總工程師,和來自貴州天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工程師2名企業專家作為企業兼職教師。團隊學歷較高、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部分專職教師在進入學校前均有企業工作經驗,雙師型教師達100%。同時,我們在學生跟崗實習階段聘請企業一線近20名師傅加入到教學團隊中來,打造一支校企共建、專兼結合的教學隊伍。教學團隊以專業建設作為校企合作的工作平臺,共同設計、開發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完善制度保障
為保證教學團隊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學校在措施、制度和經費上方面進行保障。成立了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企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教師企業實踐制度、雙師型教師培養及認定辦法、青年教師培養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來源、數量和質量,確保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的經常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團隊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對團隊建設所需經費予以配套,人力物力給予保障。
3培養團隊帶頭人
我們認為教學團隊帶頭人不僅應當具備高尚的師德風范、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還善于整合與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有效的團隊管理,能及時跟蹤行業動態,把握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方向,保持專業建設的領先水平。因此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挑選培養團隊帶頭人:個人工作經歷,職業技能證書獲得情況,專業教學水平,指導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情況,參與項目科研情況等。同時作為團隊負責人,要通過集體備課、傳幫帶、老帶新等方式,帶領團隊進行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形成較強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制定切實可行的團隊建設規劃和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實現團隊的可持續發展。
4人才培養
為深化校企合作,實現產教融合,2012年我們就和全國物業管理行業30強、貴州規模最大的物業管理公司——中天城投集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開展中天城投訂單班的培養,實行1.5+0.5+1的工學交替的三段育人模式,即學生在校學習一年半后,在企業進行半年的跟崗實習和一年的頂崗實習。堅持專業能力與崗位標準對接,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招生即招工,校企雙主體育人,同時將企業文化、工匠精神融入教學中,探索構建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到企業跟崗實習時,企業要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學生給師傅敬茶,師傅給學生佩戴工作牌,形成徒弟尊重師傅、師傅愛護徒弟的良好氛圍,建立新型現代師徒關系。在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98%以上,專業對口率100%,職業素養好,技能水平高,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5社會服務
依靠本專業教學團隊的技能優勢,我們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扶貧攻堅等社會服務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如:積極主動參與繼續教育工作,面向學生和社會開展進網電工作業證、維修電工證書的技能培訓鑒定工作,使本專業畢業生持證率達100%;為中天城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開展2期物業管理專業在職培訓班,培訓企業員工92人。同時我校積極主動參與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與我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劍河縣、黃平縣簽訂了校政合作,開辦樓宇智能化專業全免費精準脫貧訂單班,實現“精準招生、精準幫扶、精準培養、精準就業”。本專業共招生一百多人,是我校實施精準脫貧幫扶工作的主力軍。
今后,我們還可以在制度建設、師資培養、教學實訓、創新創業四個方面重點建設,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校企共建的符合現代學徒制要求的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2015.
[2]陳光巨.重教為本善教為榮北京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與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巡禮[M].科學出版社,2013,7.
作者簡介
陽勇德(1981.07—),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廣水;職務/職稱:教師/講師;學歷:本科;單位: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