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杏梅/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知行合一作為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對提升高職學校學生道德意識、培養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意義重大。隨著近些年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也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從當前高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來看,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困擾:
一是高職學校對于德育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高。對于德育工作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高職學校把注意力集中在平安校園建設,只要不出事,學生能學到一點技能就行。對于德育工作的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投入較為欠缺,幾個班共用一個德育教師,或者德育教師兼職其他學科教學工作的現象或多或少存在。高職學校校園內到處張貼各種德育宣傳標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內容也非常豐富,也按照要求,定期對高職學校學生開展了德育教育工作,從表面上看,高職德育教育工作轟轟烈烈,實際的成效則不明顯,高職德育教育工作進展緩慢。
二是高職德育教師普遍感覺德育教育工作難。一些高職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教育中,沒有養成文明守紀的好習慣,一些壞毛病一時難以糾正,再加之高職學校德育工作受限于輿論氛圍影響,少數高職德育教師對于學生出現的各種道德失范、行為不合規等問題,采取的策略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是太大的問題,都是聽之任之,一方面也反映了高職德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不擔當,另一方面也更多的是反映出教師對當前對德育教育工作的無奈,不愿意管學生,不想管學生,不敢管學生,不知道該怎么管理這些學生的心理普遍存在,以至于高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非常困難。
三是高職學校德育工作給人印象是亂。盡管近些年,高職教育得到較為快速的發展,但社會對于高職學校的偏見和歧視,在一定范圍內仍舊存在。網絡上曝光的一些負面新聞,比如高職學校宿舍內的打架斗毆,校園霸凌事件,以及少數學生身上存在的抽煙喝酒、逃學早戀等行為失范問題在高職學校也時常出現,給社會留下一種高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局面混亂的印象。
立足當前高職德育教育,推動學生道德素養水平的提升,實現高職德育教育工作的知信行合一,筆者認為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是廣泛開展德育的宣傳教育,拓寬學生“知”的范圍。高職學校要不斷改進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結合新一輪課程的要求,采用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手段,看德育視頻、講德育故事、學德育書籍,以學校網站、微博微信、道德講堂等新媒體,以接地氣的方式廣泛宣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優秀的民族文化,拓寬學生獲得德育知識的渠道和范圍,讓高職學生在德育課堂中了解更多的、更優秀的德育文化,營造濃厚氛圍。
二是培養學生鑒別是非能力,提高學生“信”的本領。高職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叛逆心理強,對法律缺乏足夠的敬畏,學生之間的行為模仿和行為傳染性強,究其原因,是這些學生對是非對錯沒有明確的概念和界限,有些我行我素,高職學校德育課堂要取得實質效果,必須要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多想想后果,多思考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凡是三思而后行,自己做的事情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人,會不會侵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這需要高職學校德育教師在講解德育理論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自己思考,特別是要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加強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處世道德的理解和把握。換位思考能力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情商,還能幫助學生之間正確處理各種小矛盾、小摩擦,實現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從而推動高職學校平安校園建設和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三是組織各類德育活動,增強學生“行”的自覺性。百聞不如一見,實踐出真知。高職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單單依靠德育教師在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學校各種德育宣傳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各類德育活動,比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參加政府機關組織的進社區結對幫扶活動,在這些服務活動中,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相互溝通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自我認知能力,以及服務他人的能力,也只有在實踐這個環節,才能確保高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理論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生心底扎根、發芽、開花和結果,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職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也是高職教育面臨的永恒課題,要不斷強化學生對道德、法律的敬畏之心,高職德育教師要勇于擔當,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引導高職學生加強對傳統美德的了解,做好“知”、“信”、“行”三個環節的相關工作,實現三者有機融合,從而推動高職德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