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福
摘 要:近幾年來,新高考試點不斷擴大。其中,新高考中的“新”到底“新”在哪兒,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么?新高考中的“新”是指考試新形式與新要求。盡管新高考也離不開考試,但是考試規則卻發生了改變。由于新高考下不再分文理,所以數學科目不再分開命題,學生使用同一套試卷。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思考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旨在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
效率。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應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其要認真研讀新高考的要求,并結合新課標的規則,適時調整教學活動,并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重視備課環節,明確教學目標
新高考視域下,要想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備課環節。備課過程中,教師既要認真鉆研新課程改革的標準,還要認真分析新高考下考試的新形式與新要求,以此為基礎,挖掘教材中有用的信息,并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備課中,教師還要思考如何將數學思想、數學方法靈活運用到教學中這一問題。備課環節中,教師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這樣的數學課堂才能有序進行,并且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傳統的備課環節中,教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然而,新高考視域下,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這個個體,更要強化學生的能動性。備課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認知基礎,還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感。其中學生的認知基礎是指圍繞著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巧妙地創設課堂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的認知情感是指運用多種不同的手段,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來。
比如,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學中,備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已有的幾何知識,讓學生探究邊與對角的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推導、比較,由特殊到一般歸納出正弦定理,并進行定理基本應用的實踐操作。同時,備課中,要確定三維目標,既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還要進一步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證明過程。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能力。當明確了教學目標,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是漫無目的,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學習知識了。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當前,高中數學教材發生了變化,新教材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知識結構。新教材中更加重視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盡管數學教材發生了變化,但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課堂上,教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以便于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為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新教材,結合新高考的要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并培養學生的數學
素養。
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中,教師不能始終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有裨益。數學學科包含了數學、幾何這兩大塊。其中,幾何知識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具備空間意識,因此,講授幾何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這一輔助性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幾何知識。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課堂上,教師要結合新高考的要求,靈活運用自主探究法、分組合作法、情景教學法等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比如:在“雙曲線”教學中,雙曲線、橢圓、拋物線是考試中經常考的考點,講授本節課知識時,教師應采用分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間相互交流,共同探索雙曲線的定義、特征,并掌握了求雙曲線標準方程的方法。通過運用合作學習方法,學生不再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習中,他們會融入自身的想法,并且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重視課堂管理,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否活躍也成為制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的數學課堂上,通常都是教師機械式地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課堂氛圍是死氣沉沉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無法激發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是不可能。要想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重視課堂管理,活躍課堂氛圍。課堂上,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每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進來,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思考,此時,學生的思維日益活躍起來,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日益提高。
比如:在“排列與組合”教學中,排列與組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課堂上,教師運用小組討論法,讓學生共同探究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然而,在實際討論中,部分學生無法參與進來,甚至有的學生開始做自己的“私事”。為了管理好整個課堂,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掌握他們的討論進度,幫助他們解決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保證了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當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那么數學課堂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新高考視域下,要想保證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深入鉆研新教材,并結合新高考的要求,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并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孫玉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7).
[2]李渺,舒翔.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預設與生成:以一節高中數學“反函數”課為例[J].數學通報,2013(11).
[3]顧曉會.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學周刊,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