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娜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需求,教師要正確認識提高學生學習力的重要性,并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特點進行適當的研究和分析,并構建完善的“大閱讀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確保學生的學習力得到良好的培養,為學生深入系統的探究語文知識創造條件。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學習力 大閱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53-02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和有目的的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力進行培養,并積極探索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優化的措施,能夠發揮大閱讀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系統探究,保證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因此應該針對大閱讀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力的措施進行適當的研究,為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力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力是一種不斷推動學生學習探索的能力、品性,從能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學習力是一種存在于學生自身并且能對學生學習活動產生直接影響的力量,學生學習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在研究中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力看作是生活狀態能力和動態能力系統,只有對學生的學習力進行強化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效果的提升[1]。在語文教學中針對培養學生學習力的重要性進行適當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借助大閱讀教育模式的應用促進學生學習力的培養,能夠逐步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閱讀自覺性和整體閱讀能力明顯的提升。并且在大閱讀教育模式的促進下,學生課堂學習活動中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綜合學習效果明顯的提升。并且從教師角度進行分析,教師積極探索大閱讀教育模式的應用,可以促進自身教育能力的增強,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力的培養,還能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所以新時期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力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大閱讀教育模式的應用,切實加強教學組織規劃效果,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
二、在“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下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力的措施
在“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下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力進行培養,應該注意對大閱讀教育模式加以構建,進而發揮出“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重要作用,確保小學生語文學習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提升[2]。下面就結合“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構建對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力的措施進行系統研究。
(一)把握合作探究關鍵點促進學生學習力的提升
在構建“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明確認識到“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中閱讀、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學習力的強化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導學案的引導,探索小組合作閱讀教學組織活動形式,進而有意識對學生的學習力加以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綜合學習效果。如此,在“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作用下,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和能力就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并且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小組互動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動力、毅力和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強化,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組織學生針對《坐井觀天》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所反映的哲理形成深刻系統的認識,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就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自主對與“坐井觀天”哲理相關的小故事進行閱讀,并在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坐井觀天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出現坐井觀天問題,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基礎上也真正發揮出小學語文德育功用,促進人才培養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和合作探究,在豐富閱讀材料的作用下,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能力會得到良好的培養,學習力也會適當的增強,對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
(二)優化課堂設計輔助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語文學習力的形成不僅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應用情況存在一定的聯系,還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并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的基礎上發現問題、闡釋自己的觀點,促進學習力的提升[3]。在課堂教學組織活動中,借助教師的有效設計和引導,學生也能夠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例如在針對《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將課堂教學作為抓手,按照培養學習力的要求和“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設計,讓學生在閱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同時,引導其針對課文內容自主提出問題,并在小組討論中對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處理,也能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展示本小組的觀點,與其他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和分析等。如一個小組就認為“要是碰上陰雨天,大樹也會來幫忙。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4]這句話中所涉及到的指路方法不正確,有時候樹葉稠密的一方不一定是南方。針對這一問題,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發現雖然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能夠指路,但是實際上大自然植物的生長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如果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特殊的環境情況,就可能出現特殊的生長態勢。因此學生在辨別方向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多的參照物進行對比分析,正確的對方向進行判斷。在此過程中,借助教師的優化課堂設計,學生將對課文的閱讀和提出問題進行有機結合,可以養成相對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實現對學生學習力加以培養的目標。
(三)發揮課堂點評重要作用激勵學生學習力的生成
在大閱讀教育教學模式下,教師適當的對課堂閱讀教學評價方式進行調整,按照學生閱讀、思考、提問、交流和體驗等環節對學生的學習力加以培養,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力的生成。所以為了實現培養小學生學習力的重要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組織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活動,并且從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對學生實施積極的評價,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對個人學習個性進行完善,進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保證學生學習力的生成效果,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5]。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基于大閱讀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盡量融入積極的情感,以情感激勵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容融入到知識體系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遷移,增強學習力培養實際效果,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和應用語文知識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和有目的的創建大閱讀教育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學習力的培養,對學生深入系統的探究語文知識也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結合學習力的培養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行研究,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規劃,在發揮大閱讀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礎上,為小學生學習力的培養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祖麗.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7(2):167.
[2]戴海玲.淺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J]. 教育:文摘版, 2016(2):238.
[3]范一靜.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 2016(39):263.
[4]彭麗.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J].開心素質教育, 2016(4):46.
[5]梁毓.淺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祖國, 2017(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