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新
摘要:發達的變通運輸不僅能增加人們出行的便利,還能帶動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東部地區就是交通運輸驅動經濟發展的典型例證。在新時期,要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必須要提高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使交通運輸統計工作在交通運輸建設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本文闡述了我國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升交通運輸能力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 交通運輸 統計能力
所謂的交通運輸統計能力,指的就是交通運輸部門能夠及時提供科學準確的交通運輸統計信息的能力。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與日俱增。交通運輸統計任務繁重,需要綜合技術支撐,盡管在近幾年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仍有一些短期內難以克服的短板,需要我們對此予以重視,加強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
一、交通運輸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工作的專業性較差
專業的統計工作對交通運輸建設具有基礎性作用,可以作為交通運輸建設工作的重要參照,我國的交通運輸統計工作在這方面還有較大的短板。一方面,我國的交通運輸統計機制不完善,沒有建立起歸一化的統計標準,各個操作步驟的銜接性不強,整體的統計過程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現失誤。另方面,統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強,大多數統計人員的學歷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一般為專科及以下,并且絕大部分的統計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這些因素會使數據統計工作的專業性下降。
(二)統計數據的質量較差
獲得高質量的交通運輸統計數據是進行數據分析的基礎,統計數據如果不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數據分析工作得出結論的參考價值就會大大下降。由于主客觀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國的交通運輸統計數據的質量般較差。首先,我國交通運輸環境錯綜復雜,具有細小、散亂、繁雜的特點,這使交通運輸統計工作難以有條不紊的進行,統計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其次,統計工作中沒有嚴格的規范措施,個別地區的數據統計工作馬馬虎虎,統計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上述狀況的存在都會使統計工作難以系統地開展,獲得的統計數據的質量也不高。
(三)統計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化成為了各種行業的發展趨勢,交通運輸統計工作也不例外。盡管交通運輸部門已經加強了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并顯現出了一些成效,但是總體上看,我國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目前,對交通運輸統計數據的處理還是在單機系統中進行,聯網化程度不高,這會降低數據處理的效率,同時不能保證數據處理的時效性,而且我國交通運輸的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信息流通性不好。
(四)相關的法制建設不健全
在法制建設方面,相關的法律所涉及的領域不全面,針對交通運輸統計部門的制度不完善。在交通運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交通運輸統計工作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展現出一些新特點,相應的法制建設必須要與時俱進,根據交通運輸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做出調整,同時要補上現存的短板,使法制建設能適應統計工作的發展。
二、提升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統計質量監管
統計工作的質量可靠性需要有效的監管措施來保證。首先,要加強對質量監控體系的建設,監管部門要強化監管責任,注意運用先進技術,減少監控過程中的人工參與,提高自動化程度,提升監管效率。其次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加強對統計數據的核查,確保統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統計工作的法制建設,完善規章制度
法制建設能夠有效的規范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統計工作必須遵循法律規定,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不能逾越法律規定劃出的界限。統計工作中,要注意培養統計人員的法制意識,使全體統計人員自覺依法辦事,認真承擔起自身的責任。
(三)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會對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產生重要影響,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對促進交通運輸統計工作具有長遠意義。首先,要借助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實現對交通運輸的監測,加強無線網絡建設,增強數據的無線傳輸能力。另外,要合理的使用統計數據,提高運用效率,統計工作的開展要有條理性,按照規范的流程操作。
(四)加強對統計人員專業素養的培養
目前,由于我國的交通運輸統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普遍較差,統計工作中容易出現各種紕漏,因此對統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能力培養就很有必要,要保證統計人員具備必要的數據統計分析能力,比如錄入、上報、修改等基本操作需要熟練掌握,另外要加強統計人員間的學習交流,使其相互促進,不斷提高統計人員專業能力。
三、結語
由上述分析可知,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工作對交通運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現階段,我國的交通運輸統計工作還不完善,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這已經引起了交通運輸部門的重視,目前正在有條不紊地加強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強統計質量監管、加強法制建設、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等,這些措施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成效,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總體向好。在新時期,必須要堅持不懈推動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更好的促進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