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摘 要:目前的教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智能、體力和藝術”各個方面發展。物理學科是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物理知識和技巧,并將其應用到生活和其他領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開發能力。以德樹人即道德教育,滲透于各個教學領域之中。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樹立以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以德樹人;滲透;物理教學
學生處于受教育的階段,這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德育主要在于學生的愛國主義和辯證法教學。物理這門學科,本身也是充滿辯證主義的學科,告訴學生要學會使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法看問題和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滲透以德樹人的教育方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立德樹人的策略
(一)情感教學,趣味教學,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態度
在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情感和認知是互補和必不可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得出結論,一個人的情緒、心情以及為人態度,都會影響到他人言行,并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一個和諧、相互溝通的師生關系極為重要。每個人都愿意和和藹可親的人交往,何況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只有師生之間和諧相處,才能夠營造一個輕松自然的教學課堂氛圍[1]。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所以,教師應當提高自己的課堂情感魅力,用自己全部的工作熱情以及堅固的專業知識和對學生的愛去感染學生。
(二)物理情境教學
在新課程大綱中特別強調情境教學,而物理又是動手能力極強的一門學科,故情境教學經常出現在物理教學課堂中。學習一個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適當的物理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物理知識,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思維。這種方式絕對比教師在講臺上面滔滔不絕地說教更有效。
例如,學生在學習八年級上冊二課時“重量與壓強的關系”這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重量越重,壓強越大,反之亦小”這一結論,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木頭和石頭分別在相同地方的壓強,并且結合多媒體教學功能,向大家放映實驗的這一過程,從而得出“重量越重,壓強越大,反之亦小”這一結論,使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
(三)加強對物理史的學習,以名人、偉人去激勵學生
物理學科中有許多定律,原理都是名人和專家經過長期的探索以及艱難的實驗而總結出來的。在物理教學課堂中,不僅要教授學生系統的物理知識,還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故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與相關的物理知識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讓學生明白物理領域的那些科學家求新、求真、敢于自我批判的探究精神,對于培養學生拼搏意志、學習精神非常具有感染力[2]。
(四)發揮物理教師對學生的榜樣作用
中學時期的學生會特別想獲得教師和同齡人的認同,這個階段的學生對老師的命令往往唯命是從。同時教師的言行舉止也會受到學生關注,從而影響學生。學生對那些物理名人專家的崇拜向往通常會轉化為對物理教師的崇拜。所謂言傳身教,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物理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做好教師的模范作用。
(五)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愛國主義是德育的核心內容,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在科學發展方面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物理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中適當地介紹一些。比如在學習加速度知識點時,物理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國家公路的發展狀態;在學習液態知識點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國家航空事業;在學習能量守恒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三峽水電站的建設情況;在學習浮力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國家磁懸浮列車的傲人成就。除此之外,教師不能只讓學生看見國家發展好的一面,同時也應該讓學生看見國家不足的一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激勵學生為祖國無私奉獻的愛國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加入這些愛國事跡,將使學生的愛國情懷得以生動。
二、立德樹人在物理教學中的恰當性、深度和淺度
在物理教學中樹立德育的教育思想,既要在內容上把握尺度又要根據教學內容確定德育內容。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根據課堂內容對應合適的德育內容,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隨意編排,無論學生的實際水平如何,也不可能要求學生實現過高的德育目標。
德育內容也要與物理教學的情感情境結合在一起,把德育有機滲透在教學課堂中,一些教師無視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機械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教育是空洞甚至于可怕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且細水長流的,只有教師充分代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使學生受到真正的德育。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德育內容是不可或缺的。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足點,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學生教育正確的德育內容。但是,立德樹人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措施,如培養學生民族意識,探討物理實驗。這些都是組成德育的一部分,不僅考驗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而且能使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大坤.芻議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46.
[2]吳敏.淺析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2):29-3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