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要:中等職業院校一直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當做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提升學生實踐技能一直是一線教師不斷研究探索的重點,“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是國務院在常務會議上提出來的。因此,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中等職業院校 中等職業院校學生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140-02
近幾年,國家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等職業院校積極配合國家政策,改進教學模式,中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全新的發展局面。但是過快發展導致中職院校學生面臨著實踐能力不扎實,就業困難,繼續深造的信心不足的尷尬局面。國務院文件中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遵循這一目標,職業院校學生就要以實踐能力為主要培養方向。
一、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背景、目的及意義
(1)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背景。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不強、就業困難是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源動力。學生實踐能力差、就業形勢不好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教育背景為初中畢業,已經習慣了老師課上講,反復做書面理論題的教學模式,動手能力較差,學生本位,老師輔助的教學模式還未在學生心目中形成。即使目前各中等職業院校一直強調理實一體化教學,但還是沒有真正做到學校和工廠零對接,課上缺少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缺乏企業中實際工作過程以某種形式引入課堂的教學情境,學生不能充分理解企業對一線技能人才的具體要求。二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不斷變化。我國勞動力雖然豐富,但是高精尖的技能人才缺口還是很大。當前處在科技不斷進步、社會不斷發展的時代,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認為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能力的員工才是企業選人的標準,這就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說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強烈要求。
(2)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目的及意義。中等職業教育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健康快速持續地培養與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目前中等職業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會有多方面益處。就其學生本身而言,加強實踐能力將為自身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具有更強勁的競爭力和創造力,既可以選擇實力雄厚的企業就業,也可以憑借自身的一技之長創業,與目前國家提倡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精神不謀而合。對企業而言,學校依據企業需求培養出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學生,既可以減少初級培訓節約時間和人力,又能使學生早些掌握工作崗位更高級別的技能,企業將會做到最大限度的人盡其才,同樣學生也會對自身所學實踐技能加以肯定,增強工作的信心。對于學校而言,可以根據已分配學生的工作情況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把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推薦到更合適、更有保障的企業,學生的就業數量和質量都會提升,企業也會為學校提供源源不斷的就業機會,形成良性循環,造就學校的良好信譽,生源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二、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問題分析
實踐能力與人們通常所認為的實踐能力即為動手能力有所不同,實踐能力是指觀察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搜集整合能力等的大整合,是一個相對綜合化、復雜化的概念。目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情況存在以下四方面問題。
(1)學生對培養自身實踐能力重要性意識淡薄。從學生自身角度來看會認為只要把老師上課講的具體知識點聽明白了,作業完成了,有實驗課時動手操作幾下儀器就算具有了操作能力,最后考試及格了,就已經完成了學生的本職工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的意識中還未形成,學生并不清楚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只是反映具備了適應某類崗位的工作能力,而實踐能力則指學生運用所學的所有知識和所掌握的專業實踐知識綜合完成某項職業活動并達到預期標準要求的能力。
(2)教師基礎薄弱。目前中職類院校教師一般為本科學歷,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老師很少,老師的基礎決定了學生所學知識的程度。并且大部分教師都是直接畢業就教學并沒有經過企業實踐鍛煉,對企業的運行及所需的技能了解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很難從自身進行拔高把所需的實踐技能貫穿到課堂上,這是教師教學的短板。再有就是教師上進心不足,沒有積極研究如何將企業的運行模式與教學內容聯系到一起,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學校所學的知識到工作崗位上無用武之地,最終學生錯誤地得出“上學無用”的結論。
(3)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企業所需實踐技能人才脫軌。學校在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時往往是根據當前社會熱點科目所需的知識點,注重科目的調整,對課程的增減進行修改,并沒有意識到學生實踐能(下轉第139頁)(上接第140頁)力的培養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重點。學校并沒有把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的考核作為學生最終成績的重點考核項。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機制容易造成學生很難把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技能的積累上,只是一味追逐最終考試的高分數現象。
(4)企業缺少對學校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支持。國家在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的同時,提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頂崗實訓,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明顯。企業提供給在校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很少,企業為了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如果學生頂崗實訓,由于技術不夠熟練對質量的把握不夠精準有可能影響生產任務,造成損失,這樣的結果導致學生并不能充分了解企業對實踐技能人才的具體需求,學生在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方面找不到方向。
三、提升中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對策及合理化建議
一方面增強學生培養自身實踐能力的意識,在課堂上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重要性,把這種思想根植于學生心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把增強自身實踐技能作為最終學習的目的。課下學校積極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培養學生設計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另一方面提升教師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教學能力,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技能修養,時刻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來設計教學內容;要加強與已工作學生的聯系,得到學生在企業實際工作情境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嚴格遵循所學即所用的培養思想;再者,學校依據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與技術為主線設計教學計劃,按照“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工學交替的規律,確立教學計劃的制訂原則,積極貫徹實施,推動教學計劃改革的持續深入發展;最后,加強校企合作,學校要積極與企業合作,企業要為長遠用人考慮,積極為學校學生提供定崗實訓的機會,國家也要給在校生提供實訓機會的企業一些傾斜政策。
總之,開拓多條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把中等職業教育特色凸顯出來、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樣,中職教育才能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劉波,姚翠芬.關于化工類職業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4):15.
[3]韓永輝.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研究商業經濟[D].遼寧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