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娟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語文是重點教學科目,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新課改頒布之后,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有了新的發展要求,在語文教學模式上有了新的調整,其中,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豐富小學生的閱讀層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以便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一直都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內容,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群文閱讀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并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群文閱讀;策略研究
引言: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對開發學生的智力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正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得到普及和推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增加閱讀數量,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就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看,多數教師在教學上只限于教材上的內容,閱讀資料也只從童話故事、散文以及詩集中獲取,這些資料與互聯網閱讀資料相比,不但內容較少,且數量不多。而群文閱讀資料則由教師自行搜集,期間會包含網絡文章、新聞期刊等內容,其來源更為廣泛,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與社會知識。其次,應用群文閱讀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新知識,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應該讓他們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一個課時內閱讀大約五篇文章,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思維能力。最后,群文閱讀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材上的課文閱讀要求咬文嚼字,且閱讀任務比較繁重,導致很多學生都無法自主的開展閱讀訓練,而群文閱讀則具備一定的娛樂性與趣味性,不必繁瑣的劃分段落,也沒有繁重閱讀任務的壓力,學生可以始終保持放松心態,從而可以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樹立閱讀信心。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會比被動學習的效果要好的多,因此,教師在采用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建立班級圖書角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為學生營造群文閱讀的良好環境,在閱讀氛圍的影響下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行閱讀學習。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時候,對于文章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要給予其獨立思考的時間,而不是立即幫助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也是群文閱讀的一大作用,面對文章中的疑惑點,學生應通過查找資料或者主動請教他人的方式進行問題的解答,從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此外,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本身所擁有的課外書較少,大多是學校發放的課本,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資源。
(二)尋找文章關聯,巧妙選取文章
教師在應用群文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選好文章的主題,然后按照這個主題選擇優秀的文章,將多個文章圍繞一個主題聚在一起,教師在閱讀題材以及文章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選擇權。如何確定群文關聯的主題,恰當地選擇一組文章,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應用群文閱讀前,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學生思想狀況、學習水平、能力訓練重點等要素,預設群閱讀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從文章內容等方面多角度出發確定主題,從文章內容、作者、題材、人文內涵、語言形式、表達方式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選取文章,進行科學搭配,注重層次與整體效果,使文章的選擇更趨合理,更好地為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提供服務。
(三)強化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小學生理解同一主題下不同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而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能夠獨立的進行閱讀和思考。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由此可見掌握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遠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非常有幫助。在小學群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一節課通常需要閱讀多篇文章,他們基本采取的閱讀方式都是略讀,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傳授快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我們以《晏子使楚》這一篇文章為例,在初讀課文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的默讀課文,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概括,復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重點閱讀教材內容中的重點段落和詞句,來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四)采用多樣性的教學形式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性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采用提問的方式教學,如將多篇文章看成一個閱讀的整體,通過設置一些比較性、沖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的閱讀,其中所設計的問題需將多篇文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培養學生整合、延伸、鑒賞、評價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有效地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 (04).
[2]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郭琳科,黃詠瑜,肖玲,楊陽.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優先出版)[J].中國電化教育,2016 (06).
[3]黃海軍,張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帶一”課型“一一關照”實施策略(優先出版)[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 (04).
[4]王明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