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曉華
摘 要:科學精巧的課堂練習,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積極思維,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重要作用。在科學課堂中,課堂練習的設計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幾個“度”,同時要注意課堂練習的科學性、實驗性、生活性、趣味性和全面性,使學生能對當堂所學的知識有清晰的了解和深入的掌握,使課堂氛圍更輕松、課堂教學更有效。
關鍵詞:課堂練習;設計;生活性;科學性
如何設計課堂練習?筆者認為:精而巧的練習能調動大多數學生的思考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要設計精巧的練習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層次中選擇最佳切入點,并注意課堂練習的全面性、規范性和深入性。
一、課堂練習設計的角度、難度、清晰度
(一)準確的角度
同一知識點,可以從不同角度設計課堂練習,設計的角度不同,最后達成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設計針對性強的練習。這樣可以使每個同學都能有的放矢,從而達成課堂教學目標。課堂上如何找準課堂練習設計的角度,筆者認為可以從下面幾種方式進行探索:
1.“對比式”練習設計
“對比式”練習設計可以誘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共性、區別個性、加深理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2.“分割式”練習設計
“分割式”練習設計就是把整體性較強的內容分割成幾個并列的小題來練習的方法。這就好比吃飯,要一口一口吃,一下全部吞下是不行的。如在七年級的“汽化”一課中,知識的容量是很大的,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必須把知識歸類,然后針對每個知識設計一些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把知識點各個擊破。
3.“實驗式”練習設計
“實驗式”練習設計可以將抽象的、難于理解的知識形象化。如在講蒸發使物體溫度升高還是降低這一內容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請每位同學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實驗設計的難度不高,大部分學生能設計出來。這樣既驗證了蒸發使物體溫度降低的事實,又提高了學生實驗的設計能力。
(二)合理的梯度
許多學生對網絡游戲產生極大興趣,就是因為網絡游戲的設計是連續的、遞進的,由易到難,讓人在游戲中能不斷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設計的練習就要講究漸進性,把整個教學內容表現為連續性的問題,先易后難,由表及里不斷把練習的難度加大,把思維引向深入,隨著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就完成了整個教學任務,使學生不再著眼于懂得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使學生懂得整個知識系統,懂得每一個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有序的思維,開啟心智,開拓思路。
(三)足夠的清晰度
首先,教師設計的課堂練習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性,這樣既可以考查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又可以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有更深一步的掌握。其次,課堂練習的語言、文字需在規范性的基礎上,更科學、生動、易懂。科學,即強調練習用詞必須符合學科的規范性和漢語的規范性、生動性。
二、課堂練習的科學性、生活性、實驗性、趣味性和全面性
課堂練習在把握好提問的角度、難度、梯度和清晰度,選擇最佳切入點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課堂練習的科學性、生活性、實驗性、趣味性和全面性。
(一)科學規范的表達
老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注意習題的科學性。尤其是針對科學概念的一些習題,一定要注意用科學的語句來描述,切不可過于口語化。如在“燃燒的條件”教學過程中,設計練習:燃燒的條件①要有 ,②溫度要達到 。這里第一個條件要求學生答充足的(或足夠的)氧氣。如果答有氧氣或有氧是不規范的、不科學的。第二個條件特別要注意,一定要答著火點,千萬不能答燃點。規范的、科學的用語是學生學好科學的重要條件,也是科學精神的體現。
(二)貼近生活的選材
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要利用學生熟悉的生產、生活情景,以及所關心的熱門科技話題。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的現實意義,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更能提升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三)實驗引發的新知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實驗是一種很好的引發學生思考的方法。無論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無論實驗成功還是失敗,都會產生很多相關的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想揭開謎團的心理,設計出相應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既提高了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又從中獲得新的知識。
在科學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更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深入。因此,課堂練習的設計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準備,才能設計出精巧的練習,使學生學習得更輕松,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素養。
參考文獻:
姚利民.有效教學論:理論和策略[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