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峰
摘 要:“錯題本”,其實更準確地來說,應該叫典型題收集本、知識點濃縮本、重點難點考點匯集本,以錯題為影子的研究性學習本,其實質是扎實的學習成果本。整理“錯題本”的過程,表層是收錯、糾錯、補缺的過程。內心深層,實質是深入學習、思考、歸納、梳理、總結、遷移、貫通的一個過程,是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做好表層的“做”和深層的“思”兩個方面,這才是整理“錯題本”應該做的核心。這樣才能讓其發揮真正的作用,促使學生迅速成長。
關鍵詞:整理;“錯題本”;做和思;發揮;作用
一、什么是“錯題本”
大部分愛學習的學生將那些平時和考試中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匯集成本,叫“錯題本”,這是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許多尖子學生的學習方法;但如果把做錯的題只僅僅一道道抄到筆記本上,考試前翻一翻;其實這樣做的“錯題本”是發揮不了什么大作用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錯題本”。
長期的經驗告訴我,整理“錯題本”:不是簡單地記錄錯題,而是至少做到以下五點。一收。收集錯誤、收集典型。二糾。糾改錯誤、分析原因。三補。進行針對性的補弱、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四總。整理歸納典型、比較易混淆點、反思發現自己薄弱點、易錯點總結得失。五通。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也是深入學習的過程,也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學會學習的過程。
可見“錯題本”,其實更準確地來說,應該叫典型題收集本、知識點濃縮本、重點難點考點匯集本,以錯題為影子的研究性學習本,多本合一。它記錄了學生對自己薄弱點的匯總,對錯題的研究,對知識的梳理,對知識核心把握的成果,其實質是扎實的學習成果本。
二、“錯題本”的整理方法
1.分科設置
按學科分類,有多少門學科就有多少個“錯題本”。
2.板塊整理
大結構按章節整理總結。小結構設不同板塊,如:第一板塊,錯題、不會做的題。第二板塊,有代表性的典型題。第三板塊,拓展拔高題。第四板塊,解題的要點、方法、步驟、技巧等。第五板塊,貫通本章節的知識體系。這樣通過歸類整理,使“錯題本”重點突出,結構清晰、實用性強。
3.要有解法正誤對比、要有原因分析
容易走錯路線的題。當時的錯解以及正確的解法都應該記下來,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這樣做有利于進行對比分析,牢記出錯的原因。
整個“錯題本”除了有正確、錯誤解法之外,還要有分析。為什么這道題我做錯了?我錯在哪個地方及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牢忘了、混淆了;是理解不到位似是而非;是根本不會不懂;是思維過程、思路、方法有誤;是審題錯誤;是筆下錯誤;是學習習慣不好等。只有正確總結、歸納和分析思考做錯的原因,才會有更透徹的理解,更牢固的記憶,更大的進步。
4.要突出重點內容
在整理錯題時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簡單的錯題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也許會得不償失。因而一定要突出重點,適當可以做些延伸。(1)對題意理解容易出錯、暗藏陷阱的題。(2)固有思維模式,一錯再錯的題,不宜改變的慣性思維。(3)綜合性強的題,多個知識點交叉綜合應用的題。(4)本節知識點最具代表性的題。(5)思維盲區,考慮不全面、思維定勢未發散過的題。
5.注重細節,突出實用
標上序號。人人都需要成就感,激勵自己。因此從一開始做,就要標上序號,看著自己真正掌握的錯題越來越多,會從心底里高興,會不斷努力前進。
同一類型的錯題寫到一起,相近的知識點寫在一起,便于比較對比、牢固掌握。也可列表歸納梳理。
推薦用不同符號、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大腦對顏色等有對比的事物記憶效果會更好,整理好了,便于復習與記憶。
錯題本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人都可以形成自己個性化的風格,但重視總結、反思的原則是不變的。
6.整思結合,以點帶面
善于學習的人,總能通過總結每一次錯誤,發現自己的不足;善于學習的人,通過對每一章節總結,讓知識掌握更系統牢固、理解上達到融會貫通;善于學習的人,通過對各類題型及解法的匯總,實現解題經驗和技巧的提升,舉一反三,以點帶面,使知識遷移應用更加熟練;善于學習的人,通過這樣深入的學習可以在學習方法、思維模式等方面獲得新的啟發,學會學習。
這是整理“錯題本”中最重要的環節,這是整理“錯題本”的深水區,也是學習的深水區,最費力。所以說整理“錯題本”的過程,其實是課后最核心的學習,是研究性的學習,不是簡單地抄抄錯題。
7.學思結合,吸收內化
整理“錯題本”的過程,表層是收錯、糾錯、補缺的過程。內心深層,實質是深入學習、思考、歸納、梳理、總結、遷移、貫通的一個過程,是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
三、“錯題本”整理的作用
1.匯集的是短板,收獲的是大幅長進
日常出現的錯題、未掌握的知識是零散的、雜亂的,甚至是暗藏的。扎實的整理“錯題本”,把自己的錯誤、劣勢收錄匯集一網打盡,積極補短,從而,在學習上會取得大幅進步、長足發展。
2.解疑而進
小疑小進,不疑不進,集疑大進。只有把不會的解決了,疑惑解決了,就進步了。
3.記錄的是錯題,收獲的是態度
通過整理“錯題本”,就是正視、重視自己的錯誤的過程;通過集、糾、補、總等方面的學習,就是關注、關心,搞好自己學習的過程;這樣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會變得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勤奮。
4.整理的是知識點,收獲的是方法
整理“錯題本”也是體驗式學法的培養。通過整理“錯題本”,學會收集錯題,收集自己的失誤、自己的薄弱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會把更多的弱點、疑點、知識點、難點、考點自覺收集起來,自覺梳理、歸納、總結。不斷提升自己整理錯題本的方法和思維水平、解題經驗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效率成倍提升,也就學會了學習。
5.糾改的是錯誤,收獲的是習慣
長期堅持,整理“錯題本”,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珍惜的是錯誤,孕育的是成功
錯誤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失敗是成功之母。收集錯誤、尋找失敗原因,必能獲得教訓、啟發,迎來的就是成功。
總之,整理“錯題本”的過程,表層是收錯、糾錯、補缺的過程。內心深層,實質是深入學習、思考、歸納、梳理、總結、遷移、貫通的一個過程,是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做好表層的“做”和深層的“思”兩個方面,這才是整理“錯題本”應該做的核心。可見“錯題本”的整理過程,也是其使用的過程,更是其發揮作用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讓“錯題本”對學習真正發揮多方面的作用:集錯集弱、糾錯補弱,直擊知識的核心點自己弱點,使同一錯誤不犯第二次,去錯去弱、融會貫通、改變態度、學會學習、形成習慣。只有這樣,“錯題本”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快速成長。